季为民:数字化技术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助力和保障

本报记者 曲忠芳 北京报道

“最近两年里,每到假期,我们都能看到万众出游的火爆场面,尤其是今年的五一假期、端午节假期,我国的出行人数、旅游收入创下历史新高。文旅市场的持续火爆,正在助力中国经济向着更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6月25日,时值暑期旅游旺季即将到来,《中国经营报》、中经传媒智库在北京举办了“助力旅游强国战略 互联网平台大有可为”专题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季为民在会上如是表示。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长约为10.6%。虽然疫情对旅游业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旅游业在疫情后迅速恢复,成为发展最为亮眼的行业之一。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而从2023年全年数据来看,国内出游人数达到48.91亿人次,同比增长93.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为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城镇居民、农村居民花费分别为4.18万亿元、0.74万亿元,同比增幅均超过100%。

季为民指出:“近几年旅游业的火爆,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助力与保障。”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升级改造了旅游景区、度假区、城市、村镇等,而且对新时期旅游产业的全链条、全生态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字技术对我国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推荐算法引领出游新模式

“最近两三年里,出现一个独特的现象,即以‘网红’为特征的旅游出行兴起。”季为民举例指出,在2020—2021年爆火的藏族男孩丁真、甘孜“网红局长”刘洪,他们带火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热潮;2023年,淄博烧烤流行起来,当地文旅火爆了整个夏天,而到2023年年底,“南方小土豆”“尔滨”热词“出圈”带火了冰雪旅游。到今年年初,甘肃天水的麻辣烫成为新的旅游“打卡”热点……这些表明,推荐算法正在引领中国进入大众旅游出行的新阶段。网络化、数字化、人工智能、推荐算法,正在发挥着和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等名篇名句等量齐观的作用,打造了一个个新时期的旅游新地标。

与此同时,季为民强调,成为“网红城市”和最终成为旅游名城、旅游新地标之间并不能画等号,推荐算法带来客流和让游客产生宾至如归的体验也不能画等号。“网红城市”想要持续长久,需要在出行、住宿、餐饮、游玩、购物等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配套服务能力,这样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旅游名城,成为真正的旅游新地标。

当谈及许多“网红城市”持续性不强的问题,季为民认为,“网红”概念只是一个流量入口,最为关键的是提供给游客更好的生活体验,既让更多的游客来到,又能留住游客,或者让游客“走了还想再来”,这要求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挖掘自身的价值,注重文化植入和服务创新满足游客的物质及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每个城市都需要练的“内功”,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可持续的旅游新地标。

旅游强国建设正当时

“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引领我国旅游业加速发展,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在今年5月举行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旅游产业被定义为“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还对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并且提出明确要求,“要坚持走好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不断开创旅游发展新局面”。

早在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就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在线旅游平台企业的发展壮大,并且要整合上下游,以及平行企业的资源、要素和技术,从而形成旅游业新生态圈,推动“互联网+旅游”这种跨产业融合发展。

到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就提到,到2022年建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度假区、村镇和城市,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消费也随之恢复到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到2025年,我们国家的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及以上的旅游度假区要基本实现智慧化转型,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消费规划获得大幅提升,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并且我们特别强调,“要坚持技术赋能,深入推进旅游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季为民表示,旅游强国建设正当时,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此番举办专题研讨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调动学术界、产业界、政界等各方积极性,共同为旅游强国作出贡献,持续推动中国旅游产业持续朝着更高质量发展。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