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01贵不贵?

“昨天开始,整个新能源行业会分为纯新能源汽车跟智能汽车。一类是掌握三电、机械性能的传统公司,一类则是掌握算法、算力的科技公司。”

集度CEO、极越CEO夏一平说:

“事实上,高级别智能汽车目前的市场份额还非常低。我们不是杀入红海市场,而是要开辟一个新的战场。”

“昨天”——10月27日,百度和吉利控股合资公司极越首款产品正式上市,极越01 Max和极越01 Max Performance两款配置车型,售价分别为24.99和33.99万元。如叠加1.9万元上市权益,则为23.09和32.09万元。

(1.9万元上市权益=小定优惠9000元+大定优惠5000元+邀请人返5000元)

此外,极越点到点领航高阶智驾系统随车买断的上市权益价格为1.99万元,叠加优惠后为4900元(上市权益截至11月30日前)。

一个车型的入门和顶配价格之间横跨10万元并不鲜见,但在这一区间内只有三款车型的品牌,唯二只有特斯拉和极越。而即使是头部玩家也尚未跑通软件付费模式。

作为新品牌、后来者,在极卷的市场内极越01是不太贵了?

01

2万的ROBO Drive Max贵不贵?

取消激光雷达,用“纯视觉”来做城市域的点到点领航辅助是极越“挑战”行业的第一步,而收费更是有些“逆天”。

极越01包含点到点领航辅助PPA+代客泊车AVP+ROBO Drive全量功能的“ROBO Drive Max”一次性随车买断的价格为4.99万元(限时1.99万元),按月订阅的价格为980元。

值得一提的是,极越还提供1.5万元的选配基金,可用于抵扣高阶智驾、100度电升级、座椅按摩/通风等舒享包。ROBO Drive Max在上市权益下叠加选装基金后的随车买断价格仅4900元。

这与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智驾系统免费,或提供长免费期的销售政策相背。但夏一平向《电动汽车观察家》表示:“我们的智能化的性价比,目前在行业中一定是最好的。”

如以ROBO Drive Max功能及开城计划为标准,其在权益期内的价格较之同级竞品价格差距高达3.4-7.7万元。

即使是权益期外原价一次性买断的价格,ROBO Drive Max入门车型较之小鹏G9 MAX入门车型总价高出约1万元,较之特斯拉Model Y(参数丨图片)和问界M7,仍有3-5万元的价格差距。

夏一平还透露,极越正在研究按周甚至按日等,按需订阅的商业策略。

目前,按照ROBO Drive Max的买断原价是50个月的包月费用,也基本符合4-5年的换车周期。那么如果以1.99万元的推广卖断价为底,50个月内的日租价格甚至可以低到13元/天,仅为北京出租车的起步价格。

高阶智驾功能正开始成为一项重要的购车决策。高工智能汽车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乘用车前装标配NOA交付量为37.73万辆,同比增长151.20%。

“只有当高阶智驾驶系统成为用户高频使用的功能时,才能卖出价值。”夏一平表示。这与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近期关于FSD价格表态不谋而合。

随着FSD Beta版的释放用户不断增多,近期FSD在北美的价格从1.5万美元降至1.2万美元。马斯克表示,FSD现在的价格将是阶段性的,当其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后,1.2或1.5万美元的价格都将是历史低价。

极越的策略中,ROBO Drive Max首先要覆盖用户60-70%的出行时长,“并且做好”。其中包括最高频的泊车,以及80%的城市域高速高架路段,之后再通过迭代覆盖之外的长尾路段场景。“明年我们基本上到2024年上半年能做到整个全国的高速跟城市内高架PPA(点到点领航辅助)的覆盖。”

02

既要当前领先,还要最终领先

去激光雷达、智驾功能收费和一年时间几乎覆盖全国的开城计划,即使是与智能汽车的头部玩家相比,极越的一系列动作也显得颇为激进。因为如夏一平所说:“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所拥有的资源,跟很多(先发)公司是不在一个水平上的。我们是(一个)以小搏大的过程,这个过程我非常接受。”

所谓“以小博大”,是说在2023年才登场的极越,要站稳“智能化领先的汽车机器人”这一品牌和产品定位,需在当下领先的同时,追求最终领先。

而“当下领先”和“最终领先”在技术落地的商业化闭环中,有时是矛盾的存在。

例如特斯拉在2017年正式自研自动驾驶系统时,高阶功能只有Waymo等L4级自动驾驶公司在搞,车企搭载的功能则只到L2级,“点到为止”。

作为车企的特斯拉在当时无需去对标Waymo的功能水平,得以采用低成本的纯视觉方案,慢慢探索和建立行车、泊车功能,为在自动驾驶领域最终领先积蓄能力。

但对于2019年和2021年才拿出产品的小鹏和华为来说,市场已将特斯拉作为车企自动驾驶功能水平的参照线。

要进场,唯有在当下功能上比特斯拉更先进更可感知,因此小鹏先着重做出了优秀的泊车功能,华为ADS 1.0则用上了共计 34 个传感器,和400TOPS算力,使系统功能水平能够超越特斯拉。

自此,大算力、激光雷达和二三十个传感器,成为智能汽车玩家们实现当下领先于特斯拉功能水平的利器,但高成本和技术栈的不统一,也成为这些玩家奔向“完全自动驾驶”的障碍。小鹏、华为这样的头部玩家,已经开始了去图、减少传感器、降低算力的工作。

对2023年才进场极越来说,智能汽车的竞赛正变得更为艰难。一方面,当前,头部玩家已将高阶智驾的功能推到了城市领航阶段;另一方面,面向终局,降低车端成本,加大系统适配性的阶段已经开始。

极越既要当前领先以便进场,还要在短时间内为最终领先做好准备。两难之下,更先进的技术就成了唯一的突破口。

极越01将上车OCC占用网络(Occupancy Network)技术。其所采用的“BEV+Transformer+OCC”的技术路线,对特斯拉、小鹏和华为来说,也仍在探索应用阶段。而取消激光雷达,意味着极越成为和特斯拉一样,全球唯二采用“纯视觉”方案的玩家。

去激光雷达后,BEV+Transformer统一感知技术栈的系统误差相应减少,OCC对通用障碍物的识别能力将减轻感知系统的工作压力,进一步提升效率和系统的泛化能力。

目前的“纯视觉”方案也并不是极越的终极方案。“一个优秀的科技公司追求的不是堆料,而是更高的工程效率。”夏一平表示,极越在降低算力、减少传感器方面,也已有所考虑和计划。“第三款车上,我们会有一套全新的传感器架构,可能会比现在更精简。”

03

“我们就想和特斯拉打一仗”

精简是极越以小博大的关键步骤。

“我们想保证SKU的简单。”对于极越01车型为何如此之少,夏一平解释道:“其实长续航版本没有必要作为一个SKU,因为我们是一个智能化车企,所以智能化是标配其它是选配。如果按照传统车来定,就是续航标配。这是两个维度的思考。”

在智能车和传统车的选边站位中,即使是目前新势力的头部阵营,都还颇为焦灼。

在10万元的价格跨度中,小鹏G9分布5款车型,性能版外,按照续航长短和智驾高低分别搭配;问界M7也安排了5款车型,更是从两驱/四驱、5座/6座、智驾版/非智驾版三个维度进行排布;智己LS6智能舱驾标配后,从动力和续航两个维度切分了四款车型;即使是特斯拉,标配智能舱驾的三款车型,仍在动力和续航上有所区分。

极越01的用户则几乎完全无需进行取舍。长续航版与标准版的差别仅是续航,甚至标准版使用权益升级为100度电车型后26.09万元的价格,比长续航车型(27.59万元)还便宜1.5万元。

如此“极端”的设定,因为极越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客群。

“从2021年产品定义时,我们自始至终就想和特斯拉打一仗。操控、续航、加速、空间、内饰不比它(Model Y)差,智能化则一定要更好。”夏一平表示:

“为什么01轴距3米、车身4.85米,因为它轴距2890(mm),车长4.75米。我们在车的设计上尽量保持克制。不能做太大。因为做太大,目标用户就偏掉了,抓不到用户了。”

更大的尺寸、更多的功能硬件,能够切入“家庭出行”、“高端豪华”、“新能源替代”等已被验证的细分市场和用户需求。但极越选择面向“智能汽车”这一仍未被市场兑现价值的标签,打造产品。

“你看到(智能化)趋势在,但你希望在这个趋势里成为一个领头的并不容易。很多事情必须遵循最核心的逻辑去思考,剩下的就是坚持。所以极越01是真正0到1正向打造的智能汽车产品。”夏一平表示。

04

极越01的加减法

在正向开发的理念之下,极越01做了相当鲜明的“加减法”。

一方面,极越01加入了众多智能汽车所需的前沿软硬件:不用业内广泛采用的8155,而是国内首发高通第四代骁龙8295芯片,并首次完全启用双NPU(60TOPS);没用Pad大屏,而采用业界独家的35.6英寸6K超清一体屏;不选超声波雷达,而是在无把手电动感应门上配备4颗毫米波雷达,并首创电动门独立冗余供电系统。

这些配置成为极越01打造多模态交互,全量本地化,与人“自然交流”实现整车几乎所有功能控制的SIMO智能语音系统,“文心一言”大模型上车,车内外语音控车等智能汽车特色能力的基础。

另一方面,极越01减少了许多主流的汽车配置:取消门把手,换档拨杆、灯光/雨刮拨杆和舱内绝大部分物理按键;在车外,则取消了在模型车上都存在的激光雷达,以及之前炫酷的升降设计。

而且减法比加法更难。

取消舱内物理按键不仅意味着用户需要重新学习适应,更意味着极越01在语音、触屏和多功能方向盘的系统稳定性要远高于有“Plan B”的车型。为此,极越对浩瀚架构的电子电气架构进行了完全重构打造出全新的JET架构,硬件上实现千兆以太网的车内通信环路,软件层则对整车级底层能力进行了SOA化的原子分装;

在“自动驾驶”这一智能汽车核心应用上,取消激光雷达,还要实现能对齐竞品的点对点领航辅助能力,要求极越01“ROBO Drive Max”高阶智驾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在算法、软硬协同方面,不仅要高于业内平均水平,甚至要强于仍在用激光雷达的头部玩家。

“如果未来比拼的是智能化的核心能力,你现在就不可能在这方面耍小聪明。面向未来的AI、大模型,还是自动驾驶(技术)都有非常高的天花板,要重写以便掌握真正的技术。否则3-5年后会被人甩开一大截。”夏一平在采访结束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