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钟南山院士闻玉梅院士打重组蛋白疫苗加强!作为病毒学家的她说

陶医生按:

今年4月,钟南山院士在一次视频会议中明示:建议使用异源疫苗作为加强免疫的首选疫苗。同时,他透露自己第3剂打的就是重组蛋白疫苗,而他之前接种的两剂都是灭活疫苗。

中国疾控中心在2月底就已经推荐:接种过2剂灭活疫苗者,使用其他技术路线的疫苗作为异源加强,效果更好。异源加强有两个选择:一是重组蛋白疫苗,二是腺病毒载体疫苗。

从相异的程度来说,腺病毒载体疫苗与灭活疫苗的差异,大于重组蛋白疫苗与灭活疫苗的差异。腺病毒载体疫苗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刺激更强,但相应的不良反应也更多些。

重组蛋白技术已经有30年历史,在乙肝疫苗、宫颈癌疫苗、戊肝疫苗上久经考验,积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远远多于腺病毒载体路线。

我国的重组蛋白COVID-19疫苗——智克威得,是世界上首个获批紧急使用的疫苗(2021年3月)。智克威得使用病毒S蛋白上的一个变异相对较少的RBD蛋白作为抗原,其对抗病毒变异的潜力优于基于病毒S蛋白的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mRNA疫苗,详见:

中国重组蛋白疫苗Ⅲ期结果在顶级权威NEJM重磅发表,收获赞许

深度解析:新批准的重组蛋白COVID-19疫苗,到底好在哪里?

智克威得的重组蛋白技术,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中国的院士,主要来自齐名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钟南山和闻玉梅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陶医生觉得两人选择重组蛋白疫苗,也是出于对中国科学院技术的信任。

钟南山院士今年85岁,闻玉梅院士今年88岁,两人选择用重组蛋白疫苗加强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重组蛋白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更少些,这也确实是重组蛋白疫苗技术路线30年的使用经验积累。

钟院士和闻院士身体力行,支持疫苗接种,支持异源加强,如果你和你的家人,还没有接种COVID-19疫苗或还没有加强,是否也该行动起来了呢?

以下闻院士打加强针的新闻,转自新华社。

闻玉梅院士就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答疑

“你知道我多大岁数吗?”29日上午9时许,著名病毒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来到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加强针疫苗。

在等待接种的间隙,她与邻座的老年人亲切地攀谈起来:“我快90岁了,是来打加强针的。我们老年人一定要接种疫苗,没打过希望你们来打,打过的要打加强针。”

6月29日,闻玉梅院士鼓励正在等待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新华社记者 郑钧天 摄

加强针有必要打吗?混打效果如何?

“趁着早上天气不错,我到这里来接种第三针COVID-19疫苗。”闻玉梅告诉记者,前两针她接种的是灭活疫苗,第三针接种的是重组蛋白疫苗。“加强针打同源可以,打异源也可以,但实验证明,打异源的效果更好,因为它调动的身体免疫因子和细胞是不一样的,调动范围更大,因而防护效果更好。”

闻玉梅表示,打加强针是十分必要的,“已经打了前两针的人,时间长了,自身的免疫系统会忘记病毒,打加强针可增强免疫系统记忆。”她打了个比方,加强免疫好比人际交往中的“加深印象”,加强针的功能就在于加深身体对病毒模样的“记忆”,让免疫“加固”。

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可以接种疫苗吗?什么时候接种合适?

目前很多社区都在开展COVID-19疫苗接种工作,但一些老年人因为有基础疾病对接种疫苗依然有顾虑。闻玉梅解释道,如果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首先要看慢性病的严重程度。她说:

我患高血压和糖尿病已经超过20年了。早上服药后,血压已经得到控制,从相关指标来看,甚至比年轻人还好。

如果老年人的血压很不稳定,那我建议在血压平稳的时候接种。但是不能因为有病就不打,如果老年人在1至2个月内病情很稳定,完全是可以接种的。

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在接种疫苗方面不能“一刀切”,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别是老年朋友要根据自己情况及时接种疫苗。

6月29日,闻玉梅院士正在接种加强针疫苗。新华社记者 郑钧天 摄

闻玉梅院士提倡,要从科学角度理解老年人打疫苗的必要性,“对于老年朋友而言,接种COVID-19疫苗最重要的是可以预防重症甚至死亡。”

病毒不断变异,接种疫苗还有效用吗?

不少市民关心,病毒不断变异,现在打疫苗还有用吗?

闻玉梅说,从目前来看,疫苗不是失效,而是减效,但依旧是有效的。闻玉梅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非常特殊,变来变去,但万变不离其宗。“病毒的变异是局部的,但整体上没变。因此,接种疫苗后,人们也许还会感染,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能降低重症风险,这点对于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当前,上海正在加速推进老年人COVID-19疫苗接种,一些“接种小分队”走进社区、走进养老院、走进住所。北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永华说:“对于有接种意愿但不便出门的老年人,我们从周一至周日提供不间断上门服务。”

(完)

来源:新华社 记者:郑钧天、龚雯

(疫苗与科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