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玉梅院士:传染病没有国界
◎丁思月
近日,“瞰见未来”202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在线上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分享了以《新时代医学的新内涵、新目标》为题的主旨演讲。她表示,医者的新征途是从单纯治病扩大到推进人民健康,从关爱生命、关爱患者扩大到关爱人民生命共同体,扩大到预防,扩大到环境。
发展医学新内涵
闻玉梅指出,医学是最具有人文性和社会性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上升为如何保障人民健康、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具有新内涵的学科。在这样的背景下,她分享了自己的四点思考。
首先,要实施医学本身的交叉整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的整合势在必行,要转化为以疾病防治结合为中心的模式。同时,医学要加入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内涵。
其次,要重视并大力支持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更新,比如伦琴发现的X射线,再如PCR核酸扩增技术,这些新技术都推动了医学科学发展。因此,要支持一些方向性技术的发展,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的建立和应用,快速基因测序更精简更快速,新型疫苗、新型药物研发的新途径等。
第三,要培养多元化人才,重新调整学科建设和发展。在医学方面,今后基础、临床、药学、预防等都应以疾病群为培养方向,如认识脑、保护脑,综合性地学习脑结构、功能与疾病防治,而非单单治疗。同时还要建立一批防治结合的队伍。
医学技术方面,可以设立疫苗学。疫苗理论涉及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等,要把这些学科中朝疫苗方向发展的内容结合起来。不单教授理论,还要教授生产技术,比如怎么做疫苗的临床才能符合国家规定、能获批上市,都需要“一条龙”式的教学和培养。
最后,妇女儿童的疾病和遗传性疾病,也需要进行整合性的教学布局,因为遗传性疾病常常和儿童遗传病学、妇女孕期的保健有关系。
加强国际联系
面对突发传染病,闻玉梅建议设立突发传染病预警和防治部门,特别要考虑对动物和人源传染病互作的监测。现在围绕动物源性的传染病属于农业部门,而人源传染病属于卫生部门,应设立一个联合的突发传染病预警和防控部门。我国每年迁徙的候鸟多达500万只,占全球的20%。有三条候鸟迁徙路线经过我国,危险性很大,要控制野生禽类感染禽流感非常困难。因此建议设立一个联合的突发传染病预警和防控部门进行监测。
闻玉梅说,现在新型冠状病毒已得到比较好的控制,以临床治疗为主,针对重病或者伴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今后要重视病毒性传播。
病毒有很多传播途径,且传播速度非常快,如同复印机复印纸张,一下可以拷贝出几千、几万个。所以对于呼吸道传播的病毒性疾病,需要特别警惕,要开展综合性的病毒学、免疫学、流行病学等研究,同时整合临床特征、新技术等,有针对性地对病毒性疾病进行研究。
闻玉梅指出,首先要重视传染病发热门诊的前哨作用。假如有急性传染病传播,首当其冲的不是防疫部门,等疾控中心知道了,“敌人”已经到门口了。今后即使走出了冠状病毒的传播困境,我国还要建设并且保持一定数量的前哨医院,也就是二级医院。“当年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发现,是上海一家二级医院观察到病人的临床表现,然后通知了检测实验室。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前哨医院和检测实验室并重的案例。”
其次,要加强和国际组织的联系。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及早地了解国际上其他地方的疾病情况,对于应对突发传染病有好处。所以应该建立一些长期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动向。另外,互相联系才有创新,譬如一起提倡新型疫苗、一起研发新型的抗病毒药品等。
规划老年医学
除了面对当前,也要布局长远。闻玉梅认为,要重视老年医学。
“现在很多医生都不愿意到老年医学科去工作,认为这是夕阳科。但其实老年医学才应该是热门的一个科。因为医老和养老的分工合作不可分割。”闻玉梅说。
现在养老院很多,但很多老人之家、老年院的医务人员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希望一些专科医生能定期到养老院去查房。如果不能每周都去,就每两周去一次,在提高养老院里医务人员水平的同时,也可以让医学布局更广一点、更早一点,把“防”做到前面。
闻玉梅说,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的人将达到20亿,占总人口的22%,这个趋势不可逆转。根据调查,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最高,接下来是心脏病、骨关节病、腰背疼痛,还有视力障碍、失眠、糖尿病、听力障碍等。调查还发现,到2060年,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也就是所谓的老年痴呆患者大概有500万,每年新发病例达30万。中国这类患者的增长速度是发达国家的3倍。
闻玉梅强调,很多老年病都会有后遗症,大多情况下都需要康复治疗,应重视康复学科的发展。此外,可以考虑设立老年疫苗学、老年药物学、老年免疫学专业,以推动与老年需求相关的学科和企业的发展。
《医学科学报》 (2023-01-13 第2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