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140週年 看向未來的文化首都

北门是台北建城140年系列活动的起点。 (摄影/蔡志鸿)

【文・Edith、郑之雅 摄影・蔡志鸿、李智为、翁睿坤 图・台北市文化局】

1884年建城的台北,今年迎来第140年,这座见证台湾变迁的文化首都,以「台北140,台北一百式」为主题,规画系列精彩活动,让民众深入了解台北的历史。台北市文化局局长蔡诗萍从深具城市代表性的北门说起,带领读者一探台北的丰富底蕴。

从140年前的起点出发

今年4月,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北管轩社「台北灵安社」和民族音乐乐团「A-Root同根生」联手献艺,在北门前展开传统与当代交融的音乐表演,接着投射在城墙上的光雕秀则穿越历史长廊,演绎140年来城市的改变,为「台北140,台北一百式」系列活动揭开序幕。

北门作为台北建城140周年系列活动的起点,揭示了台北城的发展与此息息相关。19世纪中叶淡水正式开港,北部盛产的茶叶及樟脑等物资得以利用水路展开国际贸易,自此带动淡水河沿岸及大稻埕的繁荣,也吸引外国商人及传教士来台,从此台湾的政经重心开始由南往北迁移。

蔡诗萍点出,「当清政府决定在台北建城时,其实也奠定了台北未来作为台湾首善之区的基础。从日本时代、国民政府时期,再到台湾民主化及政党轮替,台北一直以首都角色见证台湾的历史变迁,这也是台北最独特的地方。」

建城140年之际,北门也将展开修复工程,借此奠定古迹长久存续的基础,此前更举办别具意义的「北门登城楼」活动,邀请市民一同走进封闭已久的城楼二楼,从窗口向外眺望新旧交错的城市面容。蔡诗萍表示,台北市将以140周年活动为契机,将这座古迹维护得更好,让未来世代还能登上城楼展望这座城市。

在创作中看见台北变貌

以北门作为发展起点的台北城,于日本时代迎来摩登西化风潮,并逐步累积各式丰富的文化。「台北140,台北一百式」系列活动,便从不同文化类型切入,透过「电影中的台北」、「台北漫画城市」、「台北时装周」与「台北古迹日」等主题,引领民众看见台北140年来的历程。

其中电影中的台北精选以台北为背景的经典影片,于北投制片厂、剥皮寮及西门红楼广场等地露天播映。蔡诗萍表示,许多电影工作者用影像记录台北,这些画面也成为我们回顾城市变迁的重要线索。

例如在数位修复的《油麻菜籽》中,可看见昔日中华路地景,包括尚未地下化的火车驶过地面轨道、西本愿寺周边仍是军眷及各地移民群居的聚落等,种种影像堪称台北今昔之变的最佳对照。而经典重映的意义,除了追忆时代光影、唤起集体记忆与情感共鸣,也能让年轻的一代从影像一窥台北过去的样貌。

此外,也有许多创作者以漫画描绘时代风情及台北意象,如《友绘的小梅屋记事簿》、《芭蕉的芽》、《青空下的追风少年》、《冥战录》、《阎铁花》等,都是以台北作为时空舞台的漫画作品。蔡诗萍指出,「台北漫画城市系列活动,邀请民众从漫画认识台北,同时也想提醒大家,在日本及欧美漫画流行之际,别忘了台湾也有精彩的本土漫画值得一读。」

文化资产走读导览引领民众认识老城区历史。 (资料照)

实地走进城市历史风景

蔡诗萍也提及,预计于10月举办的「台北时装周」记者会,选定在台湾布业重心大稻埕举行,民众可在时装周活动上,看见精彩的时尚展演,同时一睹台北百年来的服装样貌。

电影、漫画、服饰之外,台北各地都有重要的历史建筑,这些文化资产有如封存城市记忆的时光胶囊,蕴藏着台北140年来的故事。蔡诗萍表示,1990年代台湾各个城乡都在追逐现代城市的面貌,同时也开始出现尊重历史、保存老建筑的声音。时至今日,文化资产的修复与保存已是大众焦点所在。

「这代表城市里的人们一边往前走,一边珍惜眷恋这座城市走过的轨迹,这两股力量以并行的步调前进。」蔡诗萍分享,建城140周年系列活动便规画多场文化资产走读导览,例如以清代城门、迪化街店屋为主题的路线,邀请各领域专家以专业视角分享背后的故事,带领民众描摹出台北的历史轮廓。

文化资产走读导览引领民众认识老城区历史。 (资料照)

在城市历史中探索未来

为了庆祝建城140周年,台北市各局处也响应推出各式活动,例如在台北自来水园区举办的「台北亲水节」,于百年古迹自来水博物馆展示台北自来水现代化的历史。台北市立文献馆也以「台北学」为名,规画走读导览及讲座。台北市教育局则提供8 条导览课程,包括北投温泉、大稻埕、城北廊带、万华艋舺、城南台大、士林北艺、松山烟厂及南港北流等路线,各校师生可从教育局网站下载利用,认识在地故事。

蔡诗萍表示,希望建城140周年活动能让民众看见台北的时光流变,「140年听起来很遥远,但这段漫长时光却可能穿透你的家族、联系起好几个世代,当你这样思考时,便觉得这座城市的140年历史与自身密切相关。」

庆祝台北建城140周年不只是阶段性的纪念,也是思索台北未来方向的契机,欢迎民众经由电影、漫画、服饰及建筑等媒介,看见台北的今昔,在延续百年历史轨迹的同时,也展开对城市的未来想像。

迪化街老建筑有如时光胶囊,封存台北的历史记忆。 (摄影/翁睿坤)

【完整内容请见《台北画刊》675期】

台北画刊675期-台北百年摩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