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結合光影 北京姑娘玩出創意

杨钺设计的非遗剪纸写真作品。图/本报北京传真

剪纸艺术无需复杂的工具和材料,一把剪刀,一张彩纸,就能将花鸟人物、民俗生活展现于方寸之间。传承千余年的剪纸艺术,在「90后」的非遗剪纸专案传承人、北京姑娘杨钺手里「玩」出了新花样。

杨钺回忆,五、六岁时,她跟着父亲到中华世纪坛参加民间手工艺展,第一次接触到剪纸。「有一幅作品叫做《同根》,不大,四、五十公分见方。但它是用一张渐变的彩纸剪出来的,从树叶到树干再到树根,颜色从蓝色、绿色渐变到黄色,特别漂亮。」时隔20多年,杨钺仍能清晰记起作品的细节。

回家后,杨钺向父亲表达了强烈的学习意愿。于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她几乎每周都会到人物剪纸传承人张秀兰老师家中学习。进入大学,杨钺创办了点点指尖纸艺布艺协会。毕业后她把剪纸从爱好变成了职业。

「不管多么复杂的作品,都是由6种基础纹样相互搭配、变化而来」。杨钺拿起剪刀,圆点纹、直纹、锯齿纹、柳叶纹、月牙纹和云纹等不同纹样跃然纸上。

「剪纸是民间艺术,是特别自由、富有趣味的,我们叫剪味纸趣。但是现在,我们把好看的剪纸作品全都放在相框里,其实是束缚了它」。在杨钺看来,镂空的剪纸应当重新与光影结合,这既是追溯本源,也是一种创新。

2020年,杨钺和先生的第一家摄影工作室在北京回龙观开业,店里随处可见剪纸元素,如同一个迷你展览馆。他们正在研发的剪纸主题写真,以高达两米的剪纸作品当布景,配合专业的布光技术,让剪纸成为一种装置艺术,为平面摄影赋予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韵味。「大家总觉得非遗土,其实如果能用现代的审美眼光去重新塑造这些作品,它完全可以变得很时尚。」杨钺计划着,未来融入其他技艺,让更多人体验非遗时尚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