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董卿和徐静蕾放在一起,才发现:中国式教育到底有多悲哀

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的算是成功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式的教育好像总被大家津津乐道。

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也是从古贯穿到今,那到底什么样才算是真的教育成功?

是像董卿那样,成为人们心中都仰慕的才女,还是像徐静蕾一样成为一个光鲜亮丽的明星,亦或是像个不平凡的普通人……

不知道大家听过一句话没有,要想马儿跑得快,还不给马儿吃草。其中包含的究竟是啥意思,想必大家心里都清楚。

相信这个世界上父母跟孩子们讲道理用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但是孩子们却总不领情,为什么?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孩子根本就不明白未来这两个字究竟是怎么样,他们也认为大人说的那些还早。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教育方面却操碎了心,他们甚至是倾尽了所有,有的家长是温柔相待,但也有家长采用的是严苛得大骂。

教育得方式不尽相同,我们也无法讨论对错,或者是哪个方法最好,但中国式教育得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

他们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没必要像个大人一样认真的去思考对待,或许这就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吧。

董卿是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才女”,看到了董卿仿佛就像是看到了一个古代大家闺秀的身影,不仅气质出众,还饱读诗书。

但你可知,董卿在大家心目中“完美”的形象其实是需要她用一生来治愈的童年。

1973年,她出生于上海一家的独生子女,不仅如此,她的父母也十分的有学问,都毕业于复旦大学。

但按理来说,董卿生在这样的家庭中应该备受宠爱才是,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董卿后来称她爸爸的那种教育方式为“魔鬼式教育”,从董卿的这个词语中其实就已经更够看出来了。

董卿身上这种坚强的性格也是来源于她的父亲,她的父亲小时候生活也十分的不好,在董卿父亲小的时候,她的爷爷就去世了,也就是说,董卿从来没有见过她的爷爷。

家里就剩下董父一个人他的母亲相依为命,那个时候家里也很穷,在董父懂事之后,他就已经学会照顾家里了,不仅要学习还要干活。

后来高中毕业之后也是啥也不懂,就询问老师填报的志愿,最后去了上海复旦的新闻系。

所以董父的思想就是只要肯坚持,肯学习,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简单来说就是事在人为。

所以在董卿出生的时候,他就特别的在意董卿的教育问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多读书,多读书。

所以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董卿的学习成绩从小就十分的好,上小学的时候就连跳两级直接升入了初中。

后来年纪逐渐大了,身为女孩子也都爱美,但是董父却要求董卿不要照镜子,甚至说出“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这句话,让董卿深深的铭记了好多好多年……

在董父的眼中,好像除了学习之外,对其他任何的事情都是没意义的,包括穿衣这些,所以在董卿的童年中她没有穿过新衣服,全部都是母亲改造的旧衣服。

而且在董父这里也根本没有“自尊心”这个词语,除了学习之外,每天早上董卿还要去家旁边,学校里面的操场上跑步。

有的时候,操场上就会有学校里全体师生在跳广播体操,而董卿就这样在他们全体人的注视之下跑完两圈半,也是就1000米。

这种难堪的感觉想必也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清楚吧。

但还远不止这些,在寒暑假的时候,董卿还要去父亲找的工作地方去兼职,清洁工,服务员,各种各样的杂活,董卿可以说是都做过。

而且在董卿六七岁的时候,她就已经要做家务了,每日家中一日三餐的碗筷,都是她负责的。

学习固然好,但是董卿却更喜欢文艺活动,所以董卿在学校的时候她都是瞒着父亲称是在外面补习,然后去参加一些课余的文艺活动。

因为董父并不同意她去参加这些“没用的东西”,董卿自然也是反驳过,甚至还跟父亲大吵,还摔过碗筷,但是最后却还是妥协了。

董卿也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对她那么严厉,以至于这些痛苦她需要一生要去治愈。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董卿如今的成就跟她的父亲的确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这些开心的荣誉来源于她的父亲,但是痛苦和悲伤也同样来源于父亲。

因为过于高的要求,让董卿的心里一度产生了自卑的情绪,特别是在成年之后,董卿对自己的要求就十分的高,心里想的就是不能比别人差。

这种过分苛刻的要求也让董卿的压力倍增,所以现在董卿虽然表面看起来十分的开朗,但其实心里却始终都有一道很深很深的伤疤,压在她的胸口喘不过气……

过度的苛刻,就会形成一种逆反的心理,而徐静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徐静蕾刚出道的时候,她就是一个光鲜亮丽的演员,一出场就拿下了一个百花奖,好像天生就是女主角,然后就是导演之路,也同样的成功。

但她童年的生活其实也十分的痛苦,来源也同样是她的父亲,他们家是徐静蕾父亲白手起家的一个工人家庭。

也正是这种白手起家的苦难,让徐夫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三岁的徐静蕾就要背古诗,六岁就要背难懂的文言文,还有各种书法课,每天的任务徐夫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本子上,并且严格的执行,否则无论多晚,都要完成。

严苛的学习,让徐静蕾养成了文静不爱说话,听话的性格,以至于徐静蕾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父亲不再管她。

但是这样“压榨”式的童年,让徐静蕾换来了什么?事业上的成功是无疑的,但是却得到了感情上的“坎坷”。

先是和大16岁的王朔相爱,但是王朔明明有家庭,而她成了插足别人家庭的“小三”,小时候的约束,成为了徐静蕾长大后“放纵”的理由。

人们都说,父母爱孩子,胜过爱自己。这本是人之常情,但是过度的“溺爱”,只会遭到更大的“反噬”,适得其反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很多家长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面对孩子们的“无理”,他们却又忍不住,或许这才是教育的难处吧。

仍要注意的是,孩子们的成绩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心理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