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浮梁县:以“增、管、护、用” 助推林业高质量发展
“长忆浮梁风景好,赤栏杆外柳千条”。千年古县浮梁,历来就是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初夏时节,走进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山清水秀,林木葱郁、气温和韵。郁郁葱葱的青山,层层叠叠,随地势高低而蜿蜒起伏,曲折灵动,犹如一块块绿色的“地毯”。一场大雨过后,苍翠欲滴的348万亩青山沉浸在淡淡的雾霭中,显得格外清新静谧;放眼浮梁大地到处是一幅饱含诗意的山水画卷。
近年来,浮梁县以林长制为抓手,紧紧围绕“增绿、管绿、护绿、用绿”四个重点,固底色、筑屏障、提效益、强动力,统筹推进林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增”绿。增加青山绿水,提升绿色总量。以创建“国家森林城”为契机,以扩面提质为抓手,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入,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统筹推进造林绿化工作,今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0.9万亩、封山育林0.2万亩、退化林修复0.65万亩。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从原来的324万亩提高到348.77万亩;林木绿化率从原来的81.4%提高到82.21%,森林蓄积量从原来的1360余万立方米大幅增加到2414.73万立方米。境内登记在册散生单株古树名木4412株古树群61个、群内古树872株。全县建有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县级自然保护区5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3处,省级湿地公园1处。
“管”绿。“管”好青山绿水,保住绿色存量。加强林地管理,严格实行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县财政投入3000余万元,保护古树名木1000余株。县本级投入防治经费,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林长制后,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实行护林员网格化管理,把全县324万亩林地进行网格化分片,并在地形图上进行统一编号,按照编号逐一落实护林员,全面覆盖,对责任区的森林防火、乱砍滥伐、乱占林地、森林病虫害监测、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工程设施等进行全方位巡查管护。率先提出实行护林员队伍 “县建、乡管、村用”的管理体制和“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巡护职责、统一培训管理、统一巡护服装、统一巡护装备、统一考核奖惩”。
“护”绿。护好青山绿水,减少绿色缩量。加强林业执法,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林业案件发生率逐年下降。特别是实施林长制后林业案件发生率、刑事案件发生率、行政案件发生率、处罚人数
同时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真正做到了发现早、破坏小,森林资源保护成效显著。同时,以林长制组织体系为依托,建立健全了森林防火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投入使用火情智能监控系统,对全县70%以上的森林全天候24小时进行火情监控。严格规范野外用火管理,不断强化基层早期扑救处置能力提升,配置无人机,对重点区域、监控盲区的重点时段实施监控。加强培训,提高防灭火队伍在火情早期处理的能力。采购二号工具、油锯、风力灭火器等防灭火物资并配发至基层防火单位,增强全县初期火情处置能力。五年来,全县火灾受害率低于省定目标0.5‰,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用”绿。用好青山绿水,激活绿色能量。浮梁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天然林资源,立足生态优势,发掘瓷茶文化,做大做强森林旅游项目,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105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9.1亿元。同时,积极发展林下种植和产业扶贫项目,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多重功能与多种效益,全方位拓宽“用绿”途径增加林农收入。特别是实施林长制以来,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境内的黒麂自然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多次拍摄到全世界仅存6000余只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黒麂;对水质要求非常苛刻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穿山甲、白颈长尾雉以及珍稀野生动物白鹇、猕猴、鬣羚等也频频现身,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而求索。”在林长制的引领下,浮梁县各级林长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原则,党政同责共建“一张网”,上下联动同下“一盘棋”,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通过绿色造特色、以特色创优势,浮梁的绿色发展底色不断得到提升,为百姓提供更加优美、宜居的环境,让浮梁“山更青、水更绿、民更富”。(洪顺华、江平、黄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