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 白鹿洞書院 文化搖籃

白鹿洞,享誉「海内书院第一」。 图/联合报系江西九江传真

九江市有「江西北大门」之称,是长江经济带支点城市。在历史上有东佳、白鹿洞、濂溪、同文等书院,于中国书院发展史上具有独特价值。「天下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坐落在九江五老峰东南麓。开创于中晚唐,办国学于南唐,定名于北宋,振兴于南宋朱熹,元代尤盛,明代达到鼎盛。理学在此传播,千年文脉得以深根。是世界文化景观,享誉「海内书院第一」。

白鹿洞,因朱熹名声大振。 图/联合报系江西九江传真

唐贞元年间,李渤在此隐居读书,饲养白鹿。相传白鹿善通人性,常伴主人至镇上购买文房四宝,当地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此处四面环山,地形似洞,白鹿洞因此得名。之后李渤出任江州刺史,于此修楼建亭,取名白鹿洞。明嘉靖九年,南康知府王溱因白鹿洞,名震天下却无洞,有名无实,故祭山开洞。石洞高4公尺、宽4公尺、深6公尺,内墙砌以花岗岩石、小石鹿蹲卧在石基上。

「天下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 图/联合报系江西九江传真

南宋淳熙六年,大理学家朱熹出任南康太守,着手复兴白鹿洞书院,聘请教师,招收生徒,亲自讲授「中庸章句首章」,此后还经常到书院与诸生研讨论辩,并向各地发文征求图书,把「四书」、「五经」纳入教学课程。还进一步制订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日后数百年教育办学的指导方针。

淳熙八年,朱熹请心学代表陆象山到白鹿洞书院,开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听者莫不悚然动心,朱熹亦深为感动,即使天冷,还激动到出汗挥扇。他请陆象山将讲演内容整理成文字作为「讲义」刻石,「白鹿洞之会」轰动一时。朱熹在南康任职两年期间,白鹿洞书院名声大振,达到最鼎盛,成为书院教育典范,宋末至清初重要文化摇篮。

白鹿洞书院,以明清建筑为主。 图/联合报系江西九江传真

白鹿洞书院由五座院落组成,分别为礼圣殿、先贤书院、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以及延宾馆。主体建筑为櫺星门、泮池、状元桥、礼圣门和礼对殿。白鹿洞书院坐北朝南,以明清建筑为主,为三进院落之大四合院,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有御书阁、明伦堂、白鹿洞和思贤台等景点。大门之「白鹿洞书院」牌匾,是明代正德年间文学家李梦阳书写。在朱子祠之东厢,设有碑廊,内嵌宋至明清古碑120余块,其中有朱熹手书真迹。而祠前的御书阁,为康熙赐给书院匾额以及由南康知府周灿请建。阁前有桂树两株,相传是朱熹手植。

院内还有钓矶石、漱石、鹿眠场、流杯池等名胜。当中漱石和流杯池,因朱熹手书「漱石」、「流杯池」石刻而得名。「鹿眠场」相传唐代李渤饲养的白鹿就睡在此。钓矶石据传是朱熹常垂钓之处,但此处水浅流急,鱼类不多,故明代文人刘世扬又在石上加刻「意不在鱼」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