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有300多万研考生落榜,研究生不研究不如不读,为啥非要考研?

考研成了热门话题,大有赶上甚至超过高考的趋势,早就有人定义考研为“第二次高考”,因为本科生毕业时,“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大都选择报考研去试一试,万一考上了呢?

我认为,绝大多数人本来就不应该读研究生!

研究生最初的定位,就是精英教育,宝塔顶端的教育。

考研与高考不同,高考年年扩招。以至于扩招了20多年,硬是将高考的精英教育打成了国民普及教育,君不见,高考每年录取率不断上涨,有的地方达到了90%,即使是高考老大难的河南省,180分就可以上专科学校,如果考生想上专科以上大学,几乎都能够录取。

可是,考研上岸率却不足三成。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的考研录取率如下:

2023年16%

2022年24%

2021年30%

2020年32.7%

2019年27.6%

你发现有个现象没有,这几年考研报名人数越增长,考研上岸率越低。2021年达到30%,2023年只有16%,不到两成,而且这里面有一部分还是推免生(保研的)。

还有一个现象,自从2019年考研人数逼近300万人之后,录取率就一直在降低!2023年后,考研报名人数突破了400万大关,但是考研的招生名额和录取人数却并没有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虽然研究生连年扩招,但是扩招力度最大的是推免生,这就造成考研越来越卷。

考研难度大的原因不言而喻。

一是报名人数井喷,录取人数增长缓慢;

二是因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导致考研成为二次高考。

三是很多学生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专门盯着985或者211重点大学报考,导致有很多考生,一次考不上,又考一次,两次考不上,又选择第三次考。

一些名牌学校本身去掉保送生后,录取人数并不很多,但是报考者多,录取难度大,坑了很多考生。

我一个学生,河南南阳市人,本科上的是上海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可是她不喜欢这个专业,想通过考研调换成税务财经类专业。

去年她的分数超过了国家线,但是税务专业太热门,第一次录取落榜,后来调剂河南大学不成,河北大学还是不成,最后武汉理工大学勉强答应录取,但是必须接受专业调剂,最终调剂成国际贸易专业。

这个学生很无奈,如今国际贸易专业成了冷门,她不知道毕业后哪里会要她?只有走着说着。

还有一个男生,河南工业大学本科学的是材料类专业,考研报的是本校,没有上岸。他已经连续三年没有上岸,2024年是第四年考研。

这孩子考研考成了书呆子,不听家人的劝去找工作,就是一门心思考研,一直考不上,据他自己说,今年的数学题比去年还难,按照正常的推理,今年他上岸仍然危险,难道不考研就不能活了吗?

考研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一是增加了自身的竞争力,同样一个单位招聘,面对一个本科生,一个研究生,当然会优先考虑研究生。

二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工资有差别。一线城市的研究生月薪在8000元左右,二线城市的研究生5000元到6000元,而本科生可能只有4000元左右。

三是缓解了就业压力,比本科生多上三年,起码这三年可以“逃避”一下,不考虑就业这种焦心的事。

我觉得即使考研未能上岸,也是很正常,就拿2024年的438万考生来说,如果今年招生人数是120万(含保研),那么相当于有318万人都考不上。

所以,考不上研究生不丢人!

都去考研,难道本科生真的就找不到工作吗?

其实,本科生找工作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困难。具有专业技能和高学历的人找工作的机会会更多。这也意味着,选择一个具有就业前景,能够提供专业技能训练的专业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张雪峰老师的观点,考生不要赚钱看作是唯一的目标。相反,他认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这是因为,只有当我们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时,我们才能真正感到满足和快乐。因此,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而我认为,绝大多数人压根就不应该读研究生。

因为研究生顾名思义,是要搞研究的啊!如今,绝大多数人读研究生,研究了吗?他们啥也没研究,就是浪费了三年的时间,逃避而已,不挣钱而已,推迟自己进入社会的时间而已。

所以,如果你将来不想做一个科学家,你就没有必要这么执着于考研究生,还是先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养活自己,养活家人,这更重要。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谢谢友友的一直支持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