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倡人文科系「學歷加註」 學者:系所體質更重要

世新大学中文系由于招生状况不佳,系方内部研拟停招。本报资料照片

人文社会领域失衡的问题近期受到热议,对此,教育部长潘文忠今天表示,大学端可以考虑跨领域修学分并在学历加注等方案,未必要裁并系所。学者则认为,这样的做法有助招生,但现阶段不应从「抢救某些系」的角度来思考人社学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考量系所的体质。

世新大学中文系、真理大学台文系近期接连爆出正研议停招,各界关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失衡的问题。潘文忠今天受访时说,先前透过「学位授予法」的修法,让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修课过程中不被局限在原系所,可以跨领域修习感兴趣的学分,并在毕业证书上加注。潘文忠期望大学能把这类跨领域计划纳入学校发展的参考,让学生有更多弹性,不一定都是用删除、裁并的模式。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钟宗宪指出,学历加注的确对人文社会科系的招生有益,尤其对家长会有加分效果,但实际上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求职仍待观察,因为现今职场更在乎实务经验。

除此之外,辅系、双主修制度已经推行了20、30年,且许多学生进入人文社会科系都是为了转系,导致学系就算满招、最后毕业的可能只有一半。钟宗宪认为,现阶段不应从「抢救某些系」的角度来思考人社学系的问题,而是要考量系所的体质,以及是否受到刻板印象影响,导致社会大众觉得「什么系只能做什么工作」。

潘文忠受访时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理工各方面都是国家要培养的人才,不能因为产业现况就影响人才培育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