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加速科技成果向战斗力转化
《解放军报》刊文吁:加速科技成果向战斗力转化。(翻摄自中共解放军东部战区官方微博)
中共《解放军报》28日刊文,呼吁「加速科技成果向战斗力转化」。文章称,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强调「深化数位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样要求解放军加速科技成果向战斗力转化的步伐。
文章称,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然而,科技成果不会自动转化为战斗力。如同接力赛一样,科技成果是解决「从无到有」问题的第一棒,转化运用则是「科技赋能」的第二棒。倘若第二棒没人接或接不好,再先进的科技成果也只是摆设,生成不了战斗力。历史上,英军最先将马克沁重机枪用于实战,但在索姆河战役中,却是德军用改良的马克沁重机枪一天内造成英军数万名人员伤亡。这一事实证明,不抓紧转化运用好科技成果,就会给对手超越自己的机会,在战场上就可能付出惨痛代价。
文章称,近年来,解放军逐步建立起以成果转化运用为核心的军事科研评价体系,让科技成果服务打赢事业,提高了对战斗力的贡献率。但也要看到,个别单位在科研导向上仍存在偏差。有的「研奖不研战」,科技创新「对上同决策脱节、对下同部队脱节、对外同对手脱节」;有的以鉴定评奖代替转化应用,甚至搞一些中看不中用的「橱窗成果」;还有的只求「短平快」,沉不下心来研究战场建设缺项、作战体系弱项等重大问题,科技成果还停留在浅层次;等等。这不仅会浪费宝贵的科研资源,也对战斗力建设带来巨大隐患。
文章称,束之高阁的成果百无一用,落地生根的创新以一当十。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研为奖」的思维要不得,必须围绕战斗力建设搞科研,千万不能搞那些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东西。要进一步强化科研为战意识,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进行科学研究,让科技成果向备战打仗聚焦、与备战打仗对表、用备战打仗检验。
文章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要在立项之初就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以实战需求驱动科技成果研发,以先进科技成果支撑强军实践。解放军应精准把握作战需求,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使科技成果紧扣部队建设发展实际,更好嵌入决策咨询链、作战指挥链、战斗力生成链。
文章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多部门、多环节。解放军应进一步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运行模式,从健全评价体系、抓好制度改革、完善服务保障等方面综合施策,优化成果转化机制、培育成果转化人才、加强成果转化过程管理,从而畅通科技成果从研究、开发到应用的链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为战斗力的「最后一公里」,为打赢信息化智慧化战争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