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产融合“下金蛋”———安徽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编者按 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从“成果赋权”到“揭榜挂帅”,从科技创新到市场落地,一系列举措打破壁垒,激活创新源泉;以“专精特新”企业为基石,从中小企业到链主企业,层层递进的企业培育体系,绘出成长之路;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从企业的智能化升级到产业链的整体优化,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到园区的数字化管理,澎湃转型动能;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标尺,从精准服务到资源配置,从科学评价到多元激励,提升转化效率。

依托这些发展路径,安徽制造业正在实现从量到质、从速度到效益的全面跃升。本版块着重展现安徽制造业以多层次、多维度的战略布局,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

合肥的西边有座科学岛,岛上有个“小太阳”,远近闻名却又颇为神秘,如何让“小太阳”更好发光发热照亮更多人,“沿途下蛋”机制来帮忙。简单说,“沿途下蛋”是一种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措施,助力大科学装置诞生科技成果,将其“孵化”并走向市场。

“人造太阳”光学技术衍生新型安检设备、稳态强磁场技术助力研发抗癌新药、同步辐射光源帮助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续航力”……近年来,越来越多大科学装置成果实现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一头连着科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六位一体 解难题 办“大事”

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安徽底气十足。

紧抓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一国家级创新平台,安徽组建并运行了大健康、能源、人工智能、环境等6个研究院,共布局各类科研项目超200项。

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机制逐步形成,截至目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梳理大科学装置衍生技术成果176项,催生中科离子、中科太赫兹等企业22家。

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量子信息领域,相继推出了“墨子号”量子通讯卫星和“九章”“祖冲之号”系列量子计算原型机等重大原创成果,成功研制了国际先进水平的锶原子光晶格钟,这个钟,72亿年的误差不超过1秒。

聚变能源领域,“人造小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成功实现了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在一亿度状态下运行403秒,刷新了世界纪录。紧凑型的核聚变试验装置正在建设,将在世界范围之内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目前已经走到了科学研究到工程试验的跨越点上。

深空探测领域,创建全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今年3月深空探测实验室研制的天都一号、天都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双星编队飞行。

“零基预算”改革让科技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2023年,安徽省通过资金整合等有效措施,将科技攻关资金由往年的4亿元增加到10亿元。单个项目支持强度由原来平均81.7万元提升到469.5万元,提高了5.7倍,特别重大的项目省支持资金可达亿元以上。

近年来,安徽加快推动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强调“产学研用金服”六位一体,围绕全省十大新兴产业领域最关键、最迫切的共性技术难题,探索采取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新机制,进行核心技术突破,力求提升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增强内生动力。

赋能益企 聚资源 强“主体”

3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列全国首位;争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4家、居全国第6位;规上制造业企业创新活跃度居全国第3位……一组组真实的数据直观展示了安徽科创型企业的活跃身姿,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安徽高度重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企业创新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全省81.4%研发投入、80.7%研发人员、87.7%研发机构、80.2%发明专利来自企业。

2020年,安徽省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整合实施“三首”政策,以省政府名义印发《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发展若干政策》,在助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填补国内空白以及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培育“三首”产品1697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700亿元,去年新增36项“三首”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企业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离不开创新资源的投入,“创新的根本在人才”,企业迫切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哪里来?

2023年,宣城市在全省地级市率先探索“科技副总”引才机制,在征集企业需求基础上,选派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赴对口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帮助企业“一对一”解决技术难题。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机械教工党支部书记刘勇便是首批选派的21名“科技副总”之一。2023年4月,刘勇受聘成为安徽云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科技副总”。上任以来,他带领科研团队在技术攻坚、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和协同育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科技副总’进入企业后,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创新能力加快了。”云华智能装备总经理王安丽告诉记者,过去市场出现新的产品需求,企业自产自研往往要耗费很长时间,而如今在“科技副总”和专业科研团队的支持下,响应速度快了很多,可以帮助企业迅速占领市场。

今年,“科技副总”这一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7月,2024年首批安徽省“科技副总”认定名单公布,300余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将奔赴产业一线,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注入“人才活水”,亦为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保驾护航”。

赋权改革 通“堵点” 促转化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不易,倘若科技成果不能进行落地转化,便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过去科研团队想转化并不容易,体制机制、专利使用等方面都存在‘堵点’。如何疏通“堵点”,打破困局,让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2020年,中国科大作为国家级试点,在安徽省率先启动赋权改革,将传统的“先转化、再奖励”模式,改为“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新模式,将科技成果所有权通过先赋权、再转让的方式完全让渡给科研团队,学校与科研团队按照协议约定收益分配比例。

来自中国科大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曹平副教授,把握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机遇,带领科研团队创办合肥中科采象科技有限公司,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与中国海油协作,在海洋油气勘探采集装备上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并全面进入产业化进程。

“这项改革让科研人员能够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更好地将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转化后,有了资金的支持,也可以围绕产业化需求,加快技术攻关。”说起赋权改革,曹平很是感慨。

2023年,“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的科技成果赋权模式推广至106家单位,基本实现了省属高校和区域医疗中心全覆盖。

2024年4月,省政府印发的《安徽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聚焦“转什么”“谁来转”“怎么转”等问题,突出以需求为牵引、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提出破解举措。截至2024年8月底,全省累计赋权成果868项,成果估值4.97亿元,成立或入股企业82家。

除成果赋权改革外,“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一栋楼就是一个新兴产业的摇篮”的美好蓝图也在江淮大地上徐徐绘就。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立“科大硅谷”,通过一系列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厚植创新生态,感召五洲英才”,一年多时间,落地创新型企业1391家,集聚各类基金200多支,总规模超过2300亿元。

据了解,为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安徽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布局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等,加快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健全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培育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全面推广“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新模式。积极打造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大科学装置与企业协同创新,构建了“政产学研金服用”贯通的创新生态,激发科学家和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力。

编后语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唯有扎实促使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凭借科技创新来推动产业创新,方能够抢占科技竞争以及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长期以来,安徽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注重科技发展投入,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同时,坚定走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路子,全省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迅猛发展。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推动科产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仍需不断深化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作用,激活科技创新要素,激发科学家和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