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成企业 盼与新创合作
台湾已经进到疫后新生活阶段,而企业也积极布局转型,「企业参与新创」(CSE)已成为新显学,吸引各行各业投入。资策会MIC产业分析师王琬昀形容,过去是「大鱼吃小鱼」,现在则是「快鱼吃慢鱼」,企业也正在积极寻求创新,增加竞争力。
《2022台湾创育产业关键报告》指出,39.4%的台湾中大型企业已曾与科技新创互动、另有38.4%的企业正在观察与评估,显示在台湾有8成企业开始有实质互动行为或开始关注相关合作议题。
若以类型来看,台湾中大型企业期望合作的前五类新创领域包括人工智慧、智慧制造、资讯安全、金融科技以及IoT物联网,其中又以AI比例最高。资安新创近年随着资安议题受到高度关注,也成为企业愿意合作的对象。
企业表示,会投入CSE主要的驱动力中,以导入新创产品与服务占比最高(52.9%),另外则是运用新创的工具或方法来推动企业内部文化转型(47.9%)、概念性验证(PoC)(46.2%)等,不过这也代表企业期望合作的科技新创或产品应该具有一定的完整度,中大型企业才能直接导入或运用。
在作法上,企业在参与新创的过程中,最常透过「提供实证场域」(58.8%)来参与,其次为「提供产品小量试做/测试服务」(42%),显示企业篇好以企业内部既有的资源,如应用情境、供应链服务等,与科技新创互动。同时,也有约3成(28.6%)的企业选择直接投资新创,例如成立企业创投(CVC)或投资外部创投基金的方式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