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常胜军走入工厂 拍摄4小时淬炼30分钟精华

《我在工场拍拍手》纪录职人历尽沧桑的双手。(公视提供)

节目也深入地底纪录捷运挖掘工程。(公视提供)

制作人刘志雄工作照。(公视提供)

曾获三座金钟奖肯定的制作人刘志雄,在《我在市场待了一整天》两季节目播出之后,这次以「工业」为题,透过多视角镜头的叙事手法,带领观众身历其境走入工厂,拍摄公视全新工业美学人文纪实节目《我在工场拍拍手》。

《我在工场拍拍手》耗时一年的拍摄时程,每集从近四小时的工作拍摄带中,淬炼出半小时的节目播出,精华呈现每个工业制造的细节,谈及节目名称的由来,刘志雄透漏:「起因是拍到龙舟师傅的双手,觉得这双历尽沧桑的手实在太美,所以取其双关语,除了拍下每位职人的双手,并为这些撑起台湾重要产业的幕后英雄们喝采。」记录了三十几位职人之后,问其对于职人精神的看法,他说道:「只要忠于自己的工作,就是职人。」

从食衣住行四大类别切入,每集规划2至3位职人进行拍摄,纪录对象有从业几十年的职人老将,也有入行几年,却拥有热情和创新的年轻职人,团队上山下海,甚至全台几乎跑透透,拍摄深入地底的捷运隧道挖掘工程、高山的伐木作业、也记录游艇如何从造船厂运送到码头,工作现场的温度从46度的玻璃厂至3度的清酒袋吊室都有,在在考验拍摄团队的体力,谈及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刘志雄娓娓道来,「最难的是『建立关系』,因为工厂里的职人每天面对的是机器,不习惯与人交流,口条是最大的难题,后来只好关掉摄影镜头,留麦克风收音,再穿插工厂画面。」

首周推出的《台湾国酒-米酒》单元,拜访种植酒米的青年小农、米酒蒸馏资深师傅、清酒酿酒师等,在细节中呈现职人制酒的艺术,说明米酒酿造受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所以「制作好酒不难,但永远不会有最好的酒出现。」而第二集单元《千度烈焰的透明-玻璃》则纪录工作一甲子的窑口玻璃厂老师傅、自动化设备的玻璃厂等,描写处于高温炙热的工作环境下,职人的体力与耐力备受考验,进而呈现玻璃手工制造产业所面临世代传承的问题。《我在工场拍拍手》每周四晚间九点播出、公视+同步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