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進入校園掃黑 恐成「大業障」

新北市警局少年队成立扫黑专责队,并首创校园安全通报网,针对黑衣人聚众立即前往处理。图/联合报资料画面

新北国中生割颈命案引发社会关注与讨论,连带也关注到教官陆续退出校园后,帮派吸收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警政署日前通令全国各地少年警察队成立扫黑专责小队,扫荡涉入校园或吸收少年的黑帮。对此,部分县市教育局及事发学校校长均表赞成,但也有教师认为「口号宣示没有意义」,若只是利用少年队现有资源成立扫黑专责队,恐无法有效防堵黑社会势力进入校园。

当初要求教官退出校园,绿营人士表示这不只是「人」的离场,更是一种「符号」(威权)的离开。而部分大人忧心的毒品、帮派等问题,应该由医护、社工、辅导人员、警界等更专业人士来处理。言下之意,校园里的教官抵得上医护、社工、辅导人员、警界等专业人士。绿营人士更认为教官退场,实践了教学正常化,也是校园转型正义的重大里程碑,完全忽视教官在校园秩序维护上的教化功能。

依绿营的理论推断,现在各地少年警察队将成立扫黑专责小队,扫荡涉入校园或吸收少年的黑帮,教学应该是更正常化,校园转型正义的重大里程碑也将更落实。事实是否如此,还有待观察。二○一六年教育部次长蔡清华曾公开表明「教官全面退出校园是新政府政策」,军人驻校这项历史业障即将尘埃落定。现今不具有教化功能的警察入校扫荡黑帮,将是放眼全世界校园所未见过的大业障。

当初绿营舆论认为,反对教官退出校园的莫过于校方和家长。他们认为学校这么反对教官退校,是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因为有「耐操」的教官可以一肩扛起学校许多事务,班级导师省下大量「麻烦」、辅导老师可在办公室吹冷气纳凉,何乐而不为?而今班级导师及辅导老师依然可以在办公室吹冷气纳凉,因为将换成法界的警察来帮忙省下大量的「麻烦」。

更甚者,他们认为校风保守的校园,尤其是私立学校,教官的威权角色,能恣意对不愿服从校规、校训的学生施以「类军事管教」,带来人师心中「稳定而有秩序」的校园,然而这种「类法西斯」的军事戒严统治心态,只能显示这群自私又保守的人师之民主素养有多么的不及格,说是对今日以自由民主、人权立国扬名国际的台湾是至大的反讽。而今台湾的警察将创世界先例,要带着「类刑法管教」进入校园,介入各地教育局处,这就没有「类法西斯」的统治心态?人师之民主素养就已经及格了?难道防制重点不在教育?

当然,要「吓阻」校园毒品泛滥、校园霸凌、帮派等种种问题,相信绿营人士不会反对,那是需要一种「符号」(威权)的介入,不具执法能力的军训教官不行,而不具教化能力的警察就可以。教官介入,学生不会留下不良纪录,警察介入,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