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陶大程:产业元宇宙催生数实融合新业态,为实体企业共享数字经济增长红利敞开机会窗口
作为前沿科技的热门话题,产业元宇宙已经立于时代的风口。但到底什么是产业元宇宙?
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探索·产业元宇宙论坛上,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陶大程给产业元宇宙下了定义:
产业元宇宙,是使用数字技术,对现实世界中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进行精准重构和再创造的能力集合。
不止于实现生产力的升级,还会带来数实融合为主题的商业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变,为不同层次的实体企业共享数字经济的增长红利敞开机会窗口。
陶大程以江苏企业格力博举例,这是一家世界头部割草机制造商,但每年有2.8亿产能会过剩。
究其原因,杂草只会在夏天生长得旺盛,其他季节基本都长得不太好,所以割草机生产线在这些时候都没有太多生产需求,导致产能过剩,也使得商家要背负不小的成本。
在京东数字化社会供应链的赋能下,综合上下游供应链的基础能力及企业本身需求,扩展了格力博的生产能力,设计规划出一条智能洗涤机生产线,有效消化了过剩产能。
在他看来,未来的产业元宇宙有以下发展机会:
去中心化的数字进程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进入数字世界的主要入口是手机,到了元宇宙时代,入口可以是眼镜、手表、甚至是穿着的衣服,可以是方方面面。
听起来有点像IOT物联网设备,但其实不然。现在的物联网设备是相对孤立的,所采集到了信息也相对孤立。而未来,这些信息能够被有机整合。
陶大程又以京东的无人车为例,无人车可以有不同的功能,送货、数据采集、地图建设等,而目前的无人车都是小批量生产,每个批次车载的传感器型号和位置,都有很多区别,需要人为对每一台车进行调优。
万物皆入口的时代,对于这种自动化设备,我们需要大量的自动算法去适配这些设备,需要一个超自动化技术。这样我们就能有效降低人为调优的成本,而且更加精准。
数字服务的泛在化
在陶大程看来,数字服务其实有三个阶段:个性化、环境化、泛在化。
所谓个性化,他用手机购物来举例。手机商城对于用户来说是千人千面的,但是产品对于用户来说是千人一面的。个性化是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相关内容进行匹配,帮助用户快速完成采买决策。
环境化,则是指未来推荐商品,不仅要根据人的特点进行推荐,还要根据其所在的环境和时间,来进行相关推荐。
而对于第三阶段泛在化,陶大程打了个比方,就好比买冰箱,冰箱本身就能够告诉我们冰箱里缺了什么,该去买什么,通过识别传感器来捕获相关信息。
实际上目前来看整个技术,包括从第一阶段、第二阶导,到第三阶段,都是不成熟的,体验感还不够好,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我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
数实融合的新业态
2021年,宝马宣布联合英伟达,开启工业元宇宙的探索。借助英伟达的数字化赋能,宝马的生产线效率提升了30%。
刚开始看这个案例的时候还不太明白,要把人的动作进行数字化,这好像是很多余的过程,但实际上在汽车生产过程中,人和机器就是要进行协同。如果协同的不好,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那就意味企业的成本要增加。
陶大程说,这给我们带来一个启示,未来可以通过多点协同,来帮助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生产范式的变革。这就是数实融合所催生出的新业态。
产业元宇宙的本质是什么?
它的本质就是用数字平台把流量开放出来,帮助实体经济完成数实融合这种商业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提升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产业元宇宙将以数字内容为核心,改变整个供应链的次序和结构。
最后,陶大程总结了产业元宇宙的建设思路,一方面,要以仿真优化能力为基础,实现实体经济生产力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构建产业元宇宙一体化,畅通数实融合大循环,来增强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