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安全 中国发展两面性

旺报社评

中共二十大以后,许多台湾及海外舆论解读习近平「在倒退的路上狂奔」,特别是他带领6位新常委到延安革命纪念馆、河南红旗渠参观后,「毛泽东化」似乎成为共识。但理性分析,习近平真的是毛泽东吗?或者说,习近平真的想把大陆带回毛泽东时代吗?当然不是。

美国误读中共讯息

回顾美中关系史,1949年大陆沦陷之前,美国原先认为毛泽东是农民民族主义者,不是苏联所掌控的共产国际,杜鲁门政府一度想放弃蒋介石政权,期盼与中共交往。国民政府弃守南京后,美国训令司徒雷登大使留守大使馆,伺机跟中共搭线。但当时中共认为应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站在一起,决采「一边倒」政策,司徒雷登交涉数月无功,只好返美。

美国政府此时发表了《中国白皮书》,和盘托出自1944年到1949年初美国对中国政策实况,详细披露战后美国「扶蒋反共」、干涉中国内政的内幕,希望借此对批评杜鲁门政府「丢掉中国」的人有所交代。但这份自揭疮疤的白皮书惹恼了中共,毛泽东亲自撰写〈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等文,把美国视为主要敌人。

二十大后中国的发展策略有两面性,一方面需要和平的环境发展经济,美国仍然是首屈一指的经济、科技、军事霸权,决不愿意和毛一样,一边倒与美国为敌,但中国同时需要内、外部安全的战略环境。美国政、学界很多人忽略大陆优先发展经济的需求,却从习近平二十报告中多次使用「安全」两字,解读大陆未来5年可能挑起台海战事。这种解读跟1949年错误解读毛泽东政策如出一辙,不仅是要推卸过去对中国交往政策失败的责任,也有引导民进党政府更倒向美国共同抗中的意图。

美国高调宣扬台海战争,而不从求和平的角度解读,会带中共更强的不安全感,习近平此时高喊安全,也是理所当然。其实,大陆外交从1997年从「双边主义」转向「多边主义」后,需要的是与国际社会更多的交往与互助,才能顺利的推展多边的外交政策。只是,从2018年川普政府把大陆视为「战略竞争者」后,美国对大陆祭出咄咄逼人的贸易战,让大陆深感和平环境不再,才会摒弃「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改采「战狼外交」。

美中关系问题之所在,是美国错误解读中共的讯息,无法更理性的看待中国崛起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因为看到中国崛起,让美国学者忧心产生「修昔底德陷阱」,所以对大陆的攻击就此起彼落。美国对中国这种「单边主义」的认知,导致两国走向剑拔弩张的困局。

避战才是保台良策

美国决心与大陆在经济、科技层面做激烈的竞争,但拜登政府会想跟大陆一战吗?其实不然。就以10月12日发布的2022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来看,尽管拜登政府宣称中国「以其威权治理配合修正主义外交政策」,是美国在地缘政治上最重大的挑战。但是对于台海的和平稳定,拜登政府仍认为是攸关区域以及全球的安全与繁荣,让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可见维持台海和平不仅是美国,也是国际社会共同的期望。

《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仍然强调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上,有与中国合作的必要。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阐述这份报告时强调,美国寻求与中国在一些领域进行合作。他解释说:「一起努力解决共同问题,是世界对负责任大国的期望,也符合我们的利益」。所以,美国也在努力寻求与中国的合作,换句话说,「避战」才是美中共同的认知,核子大国之间爆发战争不可想像。

民进党政府不要误以为战争是当前美中关系的主轴,误判「抗中」才是美国最需要的台海政策。拜登政府并没有改变一中政策,也不支持台湾独立,更不必说会支持台湾去冲撞大陆的底线了。

所以,认清习近平不是毛泽东,当前的国际主旋律也不是战争,和平仍是美中交往的公约数,台湾夹在两大之间,「避战」才是「保台」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