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大陆经济10招 陆学者吁鼓励民企走出去

上海浦东新区西岛金融中心项目建设工地。(摘自新华社)

为救经济大陆官方近期频频出手,端出不少政策牛肉,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理事长郑永年则提出10点救经济建议,包括调整大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结构、鼓励民企走出去,以及设立专业的、中性的经济政策机构等作法。

凤凰网报导,郑永年指出,经济政策应该保持「中性」。大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具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合法性,都是市场的主体,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该各有劳动分工,而不是恶性竞争。

他认为,房地产、网络、教育培训三大行业是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的大本营,去年的整顿政策客观上导致民营企业生存空间大幅缩小。大陆政府应该让亏损的地方国企民营化,甚至参照近代「官督商办」的做法,让民企来运作地方国有资本,以提高经济效率。

郑永年还称,要「塑造大型企业开放环境。」大陆国企的开放,不仅有利于拓展民营企业空间,也能提升自身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一句话,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必须塑造一个开放的环境,有利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而国企在公益性领域也可以资本的形式与私人资本共存,由管企业转向管资本,借此释放活力。

此外,郑永年强调,要形成健康的金融结构,真正起到经济复苏作用的是与民生经济真正相关的中小型银行;应该要设立大量的中小型国有银行,专门服务于中小型和微型企业,如果金融结构不解决,中国的中小型企业贷款问题无法解决。

他也表明,要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因为世界地缘政治的变迁,大陆国企「走出去」变得越来越困难,「走出去」的责任需要民营企业来承担。这就需要大陆政府调整对民营企业的政策。他也称,大陆各级政府尤其要避免疾风骤雨式的企业整顿。通过法治的方法为企业设置底线,这样企业对整顿就会有稳定的预期。

最后,郑永年呼吁,大陆设立专业的、中性的经济政策机构。从操作层面来说,经济决策机构要涵盖尽可能多的利益相关者,由政府协调、指导和主导,综合所有相关方的利益,由专业经济政策研究者协助政府制定均衡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