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WAIC|AI赋能掀起智慧城市新篇章,人类和AI如何共绘未来城市愿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AI将如何改变城市面貌?AI如何在城市空间里创造商业价值?海内外城市代表和专家如何看AI在城市里的应用和赋能?

7月6日,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智能城市分中心联合主办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国际AI城市论坛,主题为“新AI 见未来”,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院士专家、学术嘉宾和企业代表等围绕AI技术赋能建设“世界之城”“新质之城”与“元动之城”,探索AI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路径,让城市发展更高效、善创新、有温度、可持续。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在以不可逆转的速度升级迭代,世界开始步入AI“普惠”时代,AI赋能也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新篇章。

人类和AI共绘未来城市愿景

AI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有一系列挑战,人类如何和AI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HAI主义(HAIism)以人为本,让AI向善”。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吴志强认为,过度使用AI将导致失业和经济不平等、过度依赖性和技术脆弱性、隐私泄露和安全等问题。而HAI主义是人与AI(Human & AI)的深度合作、是人与AI的共同智慧、是人类智慧与AI技术的共生、共创。HAI主义包括人本互助、透明互信、安全互保、可控互动、伦理互育等原则。

香港理工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史文中表示,城市信息学是高质量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性科学。以跨学科与计算的方法,研究复杂城市问题,推动城市高质量、智慧化地发展。他表示,AI将深刻改变未来城市的发展:无人驾驶将改变我们的出行模式;AI将提升我们抵御城市灾害的能力(如滑坡、火灾);AIoT将提升智能家居、城市运行效率;AI也会改变我们的医疗、金融与教育。同时,应特别关注AI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安全问题等。

在奥雅纳数字服务全球负责人Will Cavendish看来,当前城市面临着人口增长、基础设施老化及环境压力等挑战,AI、物联网、5G/6G网络、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正引领城市向更智能、更可持续、更高效的方向迈进。通过数字孪生、机器学习、机器人与自动化等技术,城市在绿色规划、智能交通管理、水资源优化、建筑翻新及能源脱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利用AI优化城市排水系统、预测交通事件、提高建筑能效及评估建筑组合的气候韧性等案例中,AI展现了在提升城市管理与规划中的关键作用。

AI发展也让一系列科幻作品中的场景成为现实。飞来飞去Xenario创始人Alexander Brandt表示,沉浸式体验与AI技术正在上海天文馆、微软总部展馆、北京旷视人工智能体验中心、上海中心AI之梦多个项目上应用。智能化沉浸式教育已成为可能,技术不仅重构了知识传递方式,还深刻影响着人类对未来智能社会的想象与构建。这些前沿实践预示着超级智能正逐步走出科幻,迈向与人类生活深度融合的新时代。

打造国际AI城市

科技赋能城市建设是大势所趋。巴西城市部城市现代化总协调专家Vagner De Carvalho Costa介绍,巴西正在推动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国家战略,旨在通过技术的深度应用,在经济繁荣、环境保护、社会文化进步等多维度促进巴西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核心目标在于创造就业机会、提升服务效率、缩减城市内部的不平等差距,进而全面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与福祉。当前,巴西还在制定一项国家层面的城市发展政策,利用AI技术的力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数字化转型浪潮,引领巴西各大城市迈向更加先进、绿色且智能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开创城市发展的新纪元。

瑞士巴塞尔州和市政府城市发展主任Lukas Ott分享了AI如何助力现代城市发展的成功案例,他表示,巴塞尔通过本地化驱动的生成式AI技术,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基础设施优化、可持续发展、公民参与及老旧城区复兴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巴塞尔市的“智能城市实验室”项目,将废弃的货运站转变为可持续的城市社区,展示了AI与实体空间融合的创新实践。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巴塞尔市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人工智能亦可“未雨绸缪”,减少损害。上海市气象信息与技术支持中心主任赵洋表示,为了更好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上海气象部门利用AI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开展城市气象影响阈值矩阵建设,将阈值矩阵作为气象与城市运行管理融合共生的有力载体,实现态势感知、阈值触发、管理启动、风险预防,并倡议社会各方力量,通过AI技术的快速发展探索阈值矩阵新技术融合应用,分享成功经验,将城市气象影响阈值矩阵转化为城市防灾减灾的有力措施。

AI技术发展方兴未艾,AI赋能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要更多探索,可以预见的是,未来AI技术将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一个个国际AI城市也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