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肿瘤压迫1眼失明 神经纤维瘤患者盼新药纳给付
由左至右为病患程同学、 台湾神经纤维瘤协会许立丕理事长、阳光社会福利基金会舒静娴执行长、台湾小儿神经医学会林光麟理事长、台大医院小儿神经科范碧娟医师、林口长庚儿童神经内科周怡君医师。(台湾小儿神经医学会提供/林周义台北传真)
程同学自出生起就患有先天基因性的神经纤维瘤,皮肤上有多处咖啡牛奶斑,4岁时更长出丛状神经纤维瘤,巨大的肿瘤在脸部、臀部以及生殖器蔓延生长,导致脊椎侧弯、排泄与排尿障碍,也因肿瘤压迫视神经造成一眼失明。由于身上肿瘤面积过大,无法以手术完全移除,当时也无药可医。去年加入恩慈疗法后,开始接受新型口服标靶药治疗,肿瘤明显缩小,生活品质也得到改善,他期待新药能早日纳入健保,帮助更多和他一样辛苦的病友。
神经纤维瘤是一种因遗传或自体基因变异而造成的先天基因性疾病,病患会在神经周围组织上长出多发性的良性肿瘤,医学上主要分成三大型:神经纤维瘤症候群第一型(NF1)、神经纤维瘤症候群第二型(NF2)、神经鞘瘤(又称许旺氏细胞瘤),其中以第一型NF1最为常见。
台湾小儿神经医学会理事长林光麟表示,NF1的临床表征和症状是逐渐出现且多样又涉及全身器官,加上多数人对这个疾病陌生,可能会因为不同症状而到各种科别就医,常有患者流连于皮肤科、整形外科、眼科、骨科等。为了帮助病友获得及早诊断与治疗的机会,台湾小儿神经医学会携手阳光社会福利基金会、台湾神经纤维瘤协会,推出神经纤维瘤友善就医地图,列出具诊断与治疗经验的医学中心、区域医院,并标注病友团体的咨询管道,结合医疗、社福照护端资源,让患者及时获得适切的医疗照护。
NF1盛行率约4000分之1,半数来自先天遗传,半数发生于后天突变,其中约有3成患者会长出丛状神经纤维瘤,除长在外观,也可能在体内长成大片肿瘤,压迫内脏器官。台大医院小儿神经科医师范碧娟说,肿瘤除导致毁容外,也会造成疼痛、运动功能障碍、骨骼畸形、视力受损、影响膀胱或肠道功能,甚至压迫气管、大血管,引发致命性的心肺损害。
丛状神经纤维瘤患者有8~13%的风险转变为恶性周边神经髓鞘瘤,及早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一旦癌变,5年存活率仅剩3~5成。林口长庚医院儿童神经内科周怡君医师指出,丛状神经纤维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手术无法根治,术后容易再发,且要面临植皮、重建等问题,可能造成严重失能,须依病患的情况来评估手术的适用性。
根据统计,约有半数患者无法动手术的,原因在于肿瘤会包裹住或紧邻重要器官、具侵袭性,或高度血管分布,难以确保在不导致严重失能的状况下完全切除。周怡君表示,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过往仅能依靠监控病情进展和支持性治疗,如给予止痛药或抗忧郁药、物理治疗等,但目前已有新型口服标靶MEK抑制剂,可治疗3岁以上,合并有症状且无法手术切除的丛状神经纤维瘤儿少患者。根据临床试验结果,3年无肿瘤体积增加率高达84%,疼痛强度平均降低2.14分,运动功能障碍得到有效改善,并显著提升患者与照顾者的生活品质。
以程同学为例,接受治疗后,身体各部位肿瘤明显缩小,也有效减缓剧烈的疼痛症状,不需依赖止痛药即可入睡。阳光社会福利基金会执行长舒静娴表示,丛状神经纤维瘤对患者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带来严重挑战,特别是儿少病友,除面临疾病导致的疼痛、外观变化、认知学习障碍、语言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也会影响社交人际关系,甚至遭遇歧视霸凌,引起忧郁、焦虑问题,身心灵的沉重负担会从幼年一路跟随患者,期盼未来新药早日纳入健保给付,嘉惠更多丛状神经纤维瘤家庭,也让已在用药的病友未来可衔接上健保用药,避免陷入断药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