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備局:105公厘輪型戰車 適用沙地等作戰滿足需求
国防部军备局获得管理处长李健青少将表示,军备局与中科院合作,自民国108年起投入105公厘轮型战车研制,111年完成D1、D2两辆样车,112年通过陆军初期的作战测评,预计114年完成D3样车,交由陆军验证。
云豹八轮甲车目前已在国军服役,已服役的车款已有CM-32、CM-33、CM-34,军备局目前仍在研发搭载105公厘战车砲的轮型战车,李健青近期接受自由时报「官我什么事」节目专访,节日今天播出。
李健青指出,轮型战车案是依据陆军的需求,自108年起,由军备局生产制造中心及中科院合作,投入105公厘轮型战车研制开发,全案在111年完成D1、D2两辆样车,并在112年通过陆军初期的作战测评,测评的结果合格率达到93%,也符合了陆军的要求80%以上。
李健青表示,军备局与中科院自1月起,透过每周跟陆军的兵监单位定期研讨,目前已完成D3样车的外型及内部配置、初步确样。后续规划在114年完成D3样车,并交由陆军来验证,纳入建案的细分文件做武器系统的选项。
至于D3样车的改良,李健青说,108年的概念设计阶段,陆军的要求砲塔内要有充足的活动空间,砲塔内人员活动的高度要在1.8公尺,及火砲的仰角相关的条件,因此制定了当时的样车高度,完成D1、D2样车,并经过测评验证,但陆军希望进一步调整车高,因此将D3样车的构型车高,能够在3公尺以下的目标来继续发展。
李健青说,D3样车其他调整的项目,第一个包含外型的优化,第二个是内部空间的充分运用,重新调整弹道计算机、置物箱,还有内部的空间模组的位置,增加各式弹药携行的数量;在性能的提升上面,观测距离由原来2000公尺,提高到2500公尺,最重要的是提高可靠度,强化观测系统,不管是在散热的状况,确保武器系统在作战的时候,能够发挥到最大效能。
针对台湾需要研制轮型战车的原因,李健青解释,台湾的地形属于南北狭长的地形、四周环海,共军可以由任何的沿海地区来实施登陆,登陆的兵力的集结跟增援,向来都是整个防卫作战的重要课题。
李健青指出,国军现役战车都是属于履带型战车,且不利运用在海岸、沙滩与河川地形,而轮型战车最高时速可达到每小时100公里以上,快速机动为履带战车的2倍以上,可以适用在沙地、河川及城镇作战,满足现有作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