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米扫掉9成鸟窝 台南水雉竟逆势增加 多了5只

水雉特化的脚趾使牠们能够在浮叶性植物上活动。(胡嘉哲提供/宝智华台南传真)

调查人员发现水雉窝巢虽遭台风重创流失,但仍有成鸟带着幸存雏鸟觅食。(台南市官田水雉生态教育园区提供/宝智华台南传真)

台南水雉生态教育园区9日公布2024年台南地区水雉夏季调查结果,调查期间虽遭凯米台风过境扫掉9成鸟窝,但测得水雉数量仍达1664只,较去年同期增加5只。

台南市官田水雉生态教育园区主任李文珍表示,水雉生态教育园区和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嘉义分署、台南市政府合作,每年夏、冬季各调查一次水雉数量,今年夏季调查时间从7月21日至8月3日,恰好遇到凯米台风过境,水雉的窝巢被冲毁高达9成,但水雉族群总数仍达1664只,相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只。

胡嘉哲在善化东势寮亲水公园观察到水雉繁殖育雏过程。(胡嘉哲提供/宝智华台南传真)

李文珍指出,1664只水雉中,官田区总数占69%,仍为水雉主要分布的区域。其次为下营区和麻豆区,分别占15%和8%;此外,在柳营、归仁、山上、六甲、白河、学甲也有水雉繁殖的记录,新营、善化及安南也都发现水雉踪迹。

水雉喜爱利用的栖地类型仍以菱角田为主,有83%的成鸟在菱角田被记录到,大部分雏鸟及蛋的繁殖记录也出现在菱角田,显示水雉多利用菱角田作为主要繁殖地。此外,草泽及水稻田也是水雉常使用的栖地,今年在水稻田、草泽及种植香水莲的水域观察到水雉育雏,显示水雉会利用多样的环境进行繁殖。

水雉特化的脚趾使牠们能够在浮叶性植物上活动,并利用植物的茎叶筑巢和繁殖下一代,每年4至9月为水雉繁殖季, 7月底进入繁殖季高峰,水雉的领域范围也大致底定,活动范围较固定,因而选在此时进行水雉族群调查。

全台的水雉分布情形,则有赖全台鸟友的回报。全台水雉调查固定在每年7月15日至8月15日进行,只要在这段时间内,在台南以外的地方看到水雉,就可以上水雉园区官网填写表单(官网调查连结https://reurl.cc/V1EVy5),或在ebird上传资料进行回报。去年在云林、嘉义、高雄、屏东、台东、花莲和宜兰都有水雉的踪迹。

调查人员仔细纪录台南地区水雉数量。(台南市官田水雉生态教育园区提供/宝智华台南传真)

此次参与调查的成员包含水雉园区的志工、嘉义大学学生以及从全台各地前来协助的鸟友,天亮后大家分别前往各自的调查区展开调查,并以调查软体线上回报资料。

今年调查受到凯米台风的影响,调查期间降雨不断,园区为了确保调查员的安全,并减少天候对调查结果的影响,将调查时间延长一周,让调查员分成多日完成样区。

凯米台风对水雉繁殖影响剧烈,不少调查员反应台风前曾观察到的巢、蛋、幼雏在灾后尽数消失,然而,也有部分调查员观察到池中水雉正在配对,准备卷土重来孕育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