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水雉冬季调查 首度冲破2000只

台南水雉冬季调查结果出炉,首次突破2000只大关。(台南水雉生态教育园区提供)

台南市水雉生态教育园区5日举行台南冬季水雉大调查,水雉数量首次突破2000只大关,增至2252只,较去年增加532只,但调查也发现,水雉主要栖地菱角田减少,让人感到忧心。

8成以上分布官田区

水雉生态教育园区主任李文珍表示,台南是水雉主要的分布区域,为了要了解繁殖季及繁殖季过后水雉族群数量,分别在夏季及冬季进行台南水雉调查。除了解水雉数量及分布,也可以调查冬季菱角枯萎时,水雉会在哪些环境栖息。

水雉冬季调查今年迈入第7年,自2016年破千只后,近几年都维持在1000只以上,每年增减有些差异,但大致呈现上升趋势。今年水雉主要分布区域是官田区,达8成以上,其次是下营9.6%,六甲、麻豆、盐水、新营、柳营、归仁、山上也持续有记录,今年新增的白河区也在睡莲池记录到12只。

适应力变强 复育福音

李文珍说,今年上半年干旱,不少菱角田较晚蓄水栽种,水雉筑巢下蛋时间也往后延,以往8月底前,多数已换羽结束,不再下蛋,但今年到10月还有水雉交尾下蛋,显示水雉对环境及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愈来愈强,对水雉复育工作来说是好事。

今年调查有124人分36组参与,包括园区志工,台北、彰化、嘉义、台南、屏东鸟会的鸟友们,及来自嘉大、南大、屏科大的生态社团及研究室成员,许多人参与调查时间都超过5年,也有新手加入,外县市鸟友更自掏腰包在调查地点住宿一晚,以便5日早上日出就开始调查。

此外,有好几位调查员发现,菱角田数量愈来愈少,为水雉未来担忧。李文珍表示,可能是水雉经过20年复育,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愈来愈强,才会出现菱角田少了,水雉反而更多的现象,但菱角田减少,未来是否对水雉族群生存造成威胁,需再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