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在菱里》纪录片感动首映 回首水雉复育一路艰辛

台南官田水雉复育精彩历程,拍摄《雉在菱里》这部拍摄历时19年的纪录片如实记录,并在台南市野鸟学会农委会林务局举行影片首映会。(图/记者林悦翻摄,下同)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台南水雉繁殖夏季族群再创新高,水雉成鸟数量调查统计来到1024只,其中台南市官田区就占了77%,稳坐全台湾水雉族群量最多的区域,这段精彩曲折的复育传奇历程,由《雉在菱里》这部拍摄历时19年的纪录片如实记录,并在台南市野鸟学会和农委会林务局举行影片首映会,回首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近20年来,众志成城,水雉族群从濒危到稳定,过程中携手合作农友民间团体企业和公部门,也经历了价值观的冲突、沟通转化、整合共识。台南官田地区是台湾菱角产业重镇,采「稻菱轮作」的耕种方式,广大的农田除了生产稻米、菱角外,由于采用友善农法,不但是台南市鸟水雉的首要栖地,亦成为昆虫、蛙类、水鸟田间生物的重要庇护所,兼具农业生产、文化景观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服务价值。许多人难以想像,在90年代,这里的水雉族群曾在栖地开发与农药过度使用等诸多压力下命悬一线,几乎灭绝。

1990年,台湾高铁规划路线通过台南市官田区葫芦埤,为了避免工程对当地水雉栖息环境造成影响,经协商,由台南市政府台糖公司承租官田区隆田农场15公顷土地作为「水雉复育区」,透过营造人工埤塘湿地,提供水雉繁殖栖地,以确保核心族群。2007年起,为强化园区的湿地生态教育功能,「水雉复育区」更名为「水雉生态教育园区」,在持续努力下,水雉数量从濒临绝种,到现今族群持续稳定成长。

林务局自2006年起补助台南市野鸟学会进行官田地区水雉复育工作,营造适合水雉繁殖与觅食的栖地,并推动环境教育;同时,补助台南市政府实施水雉保育奖励,执行水雉巢位补助;2009年水雉集体中毒事件后,林务局也与慈心基金会、水雉生态园区合作推动「农田生态保育营造—绿色保育标章认证」行动方案,辅导园区周边区域的农民,以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环境友善的农法耕作,并与农友签订「官田区水雉栖息合作协议」,并在每年12至1月保留适当的水域,确保水雉冬季觅食的安全。

《雉在菱里》影片拍摄者彩绸自2000年即开始拍摄水雉生态教育园区,从无到有的历程,2009年水雉集体中毒事件后,邱彩绸也跟着水雉生态教育园区的伙伴到外捡拾尸体,长年来,详实纪录水雉保育的历程与艰辛。

当年,水雉的栖地营造没有前例可依循,透过民间团体推行、企业参与、政府单位监督与协助,搜集文献与参考国外水雉栖地模式,在旱地上人工开挖成淡水埤塘,栽种菱角、芡实睡莲与印度莕菜等浮水性植物,营造适合水雉的栖地。园区栖地的经营管理存在许多课题,例如清除荷花,或者移除泰国鳢、泰国塘虱福寿螺等外来种,以及菱角的病虫害防治、各浮叶性植物间与强势植物间的竞争,这繁重的工作,仰赖的是一群千岁团的农工与热情的伙伴努力拚搏。

水雉生态教育园区19年来,从抢救水雉存亡,到约有100只水雉在此安居,每年繁衍出约100只水雉雏鸟,再到近年来推展园区外的友善耕种,已成为水雉的庇护所及农民的资源中心,除了园区内水雉栖地管理、生态监测调查及环境教育外,更结合「里山」概念,走入邻近社区推广友善耕种,结合水雉保育设计农村游程,邀请在地青农担任讲师,安排与当地老农、友善耕作农友直接面对面对话,以推广生态保育理念并行销友善农产品,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一体」永续模式。《雉在菱里》纪录片公播版网址:https://youtu.be/kEnhhTVTK9g,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上网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