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孤羽7只到千鸟竞翔 陆「东方宝石」朱鹮创保护典范

▲2015年5月9日,在陕西洋县溪乡方安村朱鹮保护区,3只出生3天的小朱鹮与朱鹮妈妈在巢中呢喃而语。(图/新华社提供)

本报讯

一度濒危的「东方宝石」朱鹮,自上世纪80年代在陕西洋县被发现后,经过大陆科研人员30多年的抢救保护、社区共管、放飞野化措施,已由最初的7只发展成拥有2000多只成员大家族,不少还「远嫁」日韩,成为友谊使者。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朝鲜半岛日本和中国一些地区。上世纪中叶以来,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猎杀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等的干扰和破坏,朱鹮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种群数量锐减。到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上的野生朱鹮已经灭绝。

然而,1981年,中国大陆科学家在秦岭南麓的陕西洋县姚家沟村,再次捕捉到朱鹮飞翔的身影。科学工作者一路跟随发现,在一棵坟地旁的大树上,还有3只毛茸茸的雏鸟

陕西汉中朱鹮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跃明说,在姚家沟发现朱鹮,是由于这里南枕秦岭,北靠巴山,两个山系在这里合拢,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空间。

「发现这一窝朱鹮后,我们既兴奋又倍感压力」,长期从事朱鹮保护的专家路保忠说,最初的保护方法虽然简单但非常有效,工作人员全天候守护每一枚卵和每一只雏鸟。观察员在朱鹮营巢树干上安装刀片、挂伞形防蛇罩,以对付蛇、鼬科动物等朱鹮的天敌。为防止小朱鹮从树上跌落,还在树下挂起了巨大的保护网

路保忠说:「最初的抢救性工作,虽让朱鹮免受伤害,但数量增长却极为缓慢,直到1999年其野外种群数量才达50只左右。」1990年,大陆科研人员开始进行朱鹮的人工繁育研究,先后攻克了饲料配置、人工孵化、人工育雏等技术难关,培育出了子7代朱鹮个体。

在突破最初的技术难题后,工作人员将保护思路转变到「栖息地修复」上。在洋县,自2000年以后,当地政府就实施了「禁止使用农药化肥」、「禁止砍伐盗猎」等措施。

「朱鹮是与人亲近的鸟类,有人的地方才有朱鹮。它接近农民,依靠农民的水田,依靠池塘河流,才能生存下来」,张跃明说,为此,当地农民的水田不仅产量低,还经常被朱鹮糟蹋,一年补秧两三次,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陕西洋县溢水镇刘庄村村书记王耀林说,「刚开始不让使用化肥,农户都不习惯,一亩稻田只能打600多斤粮食,而用了化肥、农药产量随便就能超过1000斤。还不能动山林,不能砍树。」

为此,保护人员耐心地挨家挨户进行宣传教育,并帮助村民修建道路、水渠。2009年开始,保护区每年可获得国家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200多万元,对30多个乡镇的5000多亩受损农田进行补偿。

当地还对保护朱鹮巢穴、看护幼鸟的村民进行奖励。一系列举措,调动了当地农户的积极性,令朱鹮保护栖息地周边农民主动参与到保护中,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社区共管」模式

张跃明回忆道,一次,有一只朱鹮要在农户家附近繁殖,农户怕晚上朱鹮飞走,一窝蛋变凉而前功尽弃,便把朱鹮蛋拿回家,编了个篮子,让老婆抱着睡了一晚。「没想到真的孵出来了。」

从2000年开始,野生朱鹮每年增加300多只,活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记者在洋县县城附近看到,偶尔有朱鹮飞过头顶,随后停落在马路旁的水田里觅食。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大陆曾多次向日本赠送朱鹮,帮助日本进行朱鹮种群的恢复。2008年,来自陕西洋县朱鹮繁育中心的朱鹮「夫妇」「洋洲」和「龙亭」远赴韩国,并于次年「喜得贵子」。2013年,大陆再次向韩国赠送两只雄性朱鹮,用于联合繁殖研究。

30多年前,7只孤羽摇摇欲坠;30多年后,2000多只成员,分布在大陆大江南北以及日本韩国。专家表示,大陆科研人员创出的抢救性保护、社区共管、恢复历史分布「三步走」模式,成为世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典范。(新闻来源:新华社港台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