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翔专栏》保护费只是前菜

台湾兵力不足问题严重。(报系资料照)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川普公开表示,台湾为了国防须付「保护费」;前国家安全顾问欧布莱恩加码指出,台湾国防预算应扩大一倍。其实,国防预算还有回旋空间,兵力严重不足才是最迫切的挑战,而这是两岸关系恶化,台海兵凶战危的必然结果。民进党政府却热衷于国军转型正义,对解决整体兵力结构与兵源不足问题抱持鸵鸟心态。

高科技颠覆了战争型态,而俄乌战争与中东战乱的启示却是,即使广泛运用无人飞机(UAV)、无人水面载具(USV)、AI,但在真正战场上仍无法取代士兵。新科技、新武器需要更多军人操作,加上战争本身的杀伤力与损耗,因此,厚植国防实力除了研发、采购先进武器,更须正视兵力不足的问题。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最近刊登「回归军事征兵」专文指出,世界各国都已在严肃评估恢复或扩大征兵制。在以色列,原本免除征召的「极端正统犹太教徒」将纳入征兵行列;乌克兰新颁布的动员令将征兵门槛从27岁降为25岁;处于俄乌战争暴风圈边缘的波罗的海国家纷纷恢复征兵制度;台湾为了因应中共的威胁,志愿役兵役也延长到1年。

《时代杂志》也指出,美国与北约盟国提供乌克兰大量武器装备,但无法弥补战争造成的惨重伤亡,乌克兰需要更多补充兵力;前国安会秘书长丁渝洲表示,台湾高估国军的实力,整个社会没有任何忧患意识;美国军事专家多次警示,台湾兵力先天不足,且志愿役士兵缺乏严格训练,就是反映出台湾决策者忽略了国防根本问题。

当台湾朝野为保护费一词争论不休时,忽略了欧布莱恩在《外交事务》季刊发表的专文强调,美国未来对台湾提出更明确保证时,台湾除了增加国防支出外,也必须扩大征兵制度。《彭博》专栏作家瓦斯瓦尼建议,两岸紧张局势升温下,台湾应仿效澳洲,透过让海外公民服兵役的方式来提振国军人力,都凸显了台湾兵力不足的严重性。

在美国压力之下,蔡英文政府确实对增加国防预算,延长义务役兵役做了相当努力,但台湾陆军、海军主战部队编现比普遍不到80%,后备军人制度聊备一格,引发美国媒体、政治人物与学者专家高度忧虑与怀疑,台湾是否有意愿与能力担负自身防卫。

台湾兵力不足问题非常复杂,「少子化」当然是关键因素之一,国防部指出,内政部列管可征役男预判,从2022年起呈逐年递减趋势,在今年首次跌破10万人以下,共计9万7828人,预计到2031年,更会下滑至7万人。

另一方面,由于两岸敌意螺旋上升,战争风险遽升,待遇福利缺乏诱因,以及民众对军人认同感冷漠等诸多因素造成台湾年轻人从军意愿低落,志愿役人数同样逐年锐减,立法院预算中心报告指出,构成作战部队主力的自愿役到去年6月底,只有15万5218人,创下2018年度以来新低。

在今年初的总统选举中,「票投民进党、青年上战场」成为竞选议题之一,当时还是总统候选人的赖清德表示,这些都是选举语言,也是配合中国的大外宣,充分显示了他对国防问题的生疏与轻视。自从520就任总统后,赖清德与国防部长顾立雄将带有意识形态的「国军转型正义」列为优先要务,回避愈来愈严重的兵源不足问题。

可以预期,台海安全形势若持续恶化,以及美国将加强施压台湾承担更大的国防责任,而赖政府无力解决兵源问题,也不愿改善两岸关系,只能豪赌美国会出兵保卫台湾,或中共不会攻打台湾,将台湾命运交由美中竞争决定。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