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拜习会前夕 台湾安全沦鱼肉(吕志翔)

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右)2017年1月17日在瑞士达沃斯与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拜登会面。(图/新华社)

「拜习会」将于台北时间16日上午举行,美国新闻网站POLITICO的评论标题为「不能称为『峰会』:拜习会议期望值低」,这也反映了多数学者与观察家的看法,高度紧绷的美中「极限竞争」关系可能略为缓和,但不会因此全面改善。而在最敏感、最争议的台湾问题上,美中歧见仍将存在,但未来台海安全形势将受制于两大强权关系发展的局面已逐渐形成。

历来美中元首峰会不可回避台湾问题,双方往往是各自表述一贯立场。但在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首次视讯峰会前夕,美中关系处于建交以来最低点,而台湾问题及台海安全形势却是空前严峻,中共武力犯台的臆测甚嚣尘上,美国是否承诺协防台湾成为全球关注所在。

如何在拜习会前利用「台湾牌」营造最有利的形势,同时避免因台湾问题使峰会破局成为美中外交攻势重点,在双方高度操作「边缘政策」之下,台湾被推上代理人战争第一线,对拜习会的可能发展忧心忡忡。

从9月9日拜习第二次通话、10月初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与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日内瓦会面,确认年底前举行视讯峰会以来,美中高层多次互动、对话都聚焦台湾问题。甚至在国务卿布林肯与中共外交部长王毅13日的热线通话,双方还在确认台湾问题不会成为拜习会的变数。这也凸显了一个很吊诡的现象,美中在台湾问题上针锋相对,却同时要营造友好氛围,让两国元首在足够的默契与谅解之下,顺利进行高峰会议。

事实上,随着拜习会接近,双方的态度与手段已有所调整,如苏利文在接受CNN访问时,强调美国当前对华政策不是要去改变中国,而是要寻求与中国「共存」的有利条件,以及维持台海现状符合美中台利益。苏利文的论调翻转了自川普总统以来要改变中共政权的思维,也向北京传达了相当的善意。

而在实际作为上,美中在《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26届大会发表《气候行动联合宣言》,宣示双方合作意愿;布林肯主持的新冠肺炎部长会议邀请了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而不是原本可望受邀的我外交部长吴钊燮;推动「台湾吓阻法案」的共和党籍参议员柯宁率领参众两院访问团,搭乘军机9日抵台访问,但相关新闻遭到冷处理,直到15日访问团返美后才正式发布,这些都显示了虽然拜登政府对台湾的支持「坚若磐石」,但仍小心翼翼避免节外生枝,避免影响拜习会的举行。

拜习会的主要目标在讨论美中如何负责任地处理两国间的竞争,以及在利益共同领域进行合作,其中必然涵盖了台湾问题。虽然白宫表示,拜登将明确坦率表达美国的关切,但由于会前已充分运作沟通,两国元首应不会针对台湾问题激烈对立。台海紧张情势或许会因拜习会稍微缓和,但不会有结构性改变,冲突风险仍然存在。

在拜习会前夕,中美双方已分别画出底线与红线,美方反对任何片面改变台海现状;中方坚决反对台独。如果美方想维护台海和平,就应反对任何「台独」行径,面对拜习会后的新局,台湾却逐渐丧失安全的自主权,受制于美中关系发展,这是必须严肃面对的挑战。(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