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守护好白头叶猴最后的家园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利片区拇指山下,10多只白头叶猴欢快地吃着嫩叶,悠然自得。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叶猴2012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守护好白头叶猴最后的家园,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崇左历届党委政府干部群众的共识。”崇左市委书记刘有明说,崇左走出一条“生态受保护、群众得实惠”的路子,白头叶猴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300多只增加到目前的1200多只。

五级共管合力守望

“广西崇左是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认为是它们在地球上最后的栖息地。”从事白头叶猴研究已有30个年头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黄乘明说。

过去,当地人一直把白头叶猴称作“白头乌猿”。直到20世纪50年代,我国科学家谭邦杰根据它们与黑叶猴相近的体型、体态和独特的体色,才将其命名为白头叶猴,这也是第一次由中国学者命名的灵长类动物。

“因人类活动扩张导致猴群栖息地破碎化及捕猎等原因,20世纪80年代,崇左白头叶猴仅剩300多只。”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吴坚宝说。

为拯救濒临灭绝的白头叶猴,20世纪80年代起,崇左专门设立了白头叶猴保护机构,建立保护区,着手保护猴群的栖息地。

2012年,白头叶猴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板利、岜盆、驮逐、大陵四个片区组成,总面积2.5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白头叶猴等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喀斯特石山森林生态系统。

“崇左进一步明确市、县、乡、村、屯五级以及林业、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8个部门监管责任,构建五级共管机制,同时起草白头叶猴保护条例。”吴坚宝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先后划拨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白头叶猴保护区日常管护、生态恢复、保护设施等建设。

管护结合倾力关爱

“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蒙育宁很喜欢这句歌词,“这是我工作的真实写照”。作为广西岜盆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为看护白头叶猴,他已坚守在深山老林16年。

同蒙育宁一样,片区保护站站长吴世军8年前从部队转业后,来到偏僻山间做一名白头叶猴守护者,过起了“荒野人生”。

“守护白头叶猴的日子虽然孤独而寂寞,但与猴群相处久了也很有趣。”吴世军说,他和同事每天对猴山进行24小时监控,经常背上轨迹仪、单反相机、望远镜等沉重设备跟随猴群迁徙跋涉,清点种群数量,“像关爱孩子般记录着白头叶猴的点点滴滴”。

“我们实现了保护管理常态化。”吴坚宝告诉记者,保护区涉及崇左市4个县,区域面积大、范围广,他们把各区域管护责任落实到16名专职人员身上,要求每周巡护不少于3次。

保护区内,农田和道路把各片区分割得破碎分散。为筑牢保护屏障,崇左市在保护区一线建成4个管理站、7个管护点,完善界碑界桩标识标牌等保护宣传设施。保护区内,建成覆盖面积约5平方公里、可全天候监测20多个重点猴群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

“结合人工巡护、红外相机、无人机等,目前我们已绘制保护区全部130多个猴群的分布图,建立每个猴群的动态变化档案。”吴坚宝说,通过监测还发现并成功处置多起异常事件。

板利片区的白头叶猴经常要穿越国道,进行猴群迁徙交流。为了确保安全,今年7月,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利片区内,横跨322国道的白头叶猴生态廊道正式联通,成为我国首个灵长类动物生态廊道。

针对白头叶猴栖息地破碎化、基因交流不畅等问题,崇左系统实施白头叶猴栖息地恢复工程饮水工程。目前,已修复栖息地300多亩,修建两处白头叶猴饮水源、4个饮水点,有效缓解白头叶猴食源短缺、旱季饮水难等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位于保护区内的板利乡那弄下屯,科普宣教室、观猴亭、科普长廊等一应俱全。“这些年,屯里发生不小变化,现在到屯里参观白头叶猴,成为众多市民周末近郊游的首选之地。”屯长梁国深说。

1996年,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来到崇左研究白头叶猴。面对自然资源匮乏、人们生活贫困等情况,他决定首先帮助当地村民改善生活,进而挽救濒临灭绝的白头叶猴。

之后,崇左先后投入数千万元资金,改善保护区附近村子的生态环境,修沼气池、办学校、资助贫困学生上学、普及卫生知识、投资医疗设施等。

崇左还征用农民的甘蔗地,种植白头叶猴食源植物,用恢复造林的方式缓解栖息地孤岛化,避免其基因交流阻碍导致种群退化。

为助力脱贫攻坚,崇左在白头叶猴保护区外围,建成国家4A级白头叶猴生态旅游区,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与此同时,崇左推出“探寻白头叶猴、参观白头叶猴馆、聆听白头叶猴大讲堂、游览白头叶猴科普长廊、参与白头叶猴演出、为白头叶猴种下幸福树”生态旅游路线,并配备专业的科普宣传队伍,形成以白头叶猴为核心的生态科普体系。

如今,白头叶猴的“招牌”越来越亮。从2004年开始,白头叶猴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世界体操锦标赛以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中被当作吉祥物原型。(周仕兴 陆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