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族8太空站复育有成 水雉筑巢
垦丁龙銮潭东岸的「鸟族8太空站」是私人复育的湿地,而复育成效愈趋显著,近日还有水雉筑巢孵蛋成功,成鸟带雏鸟的画面超吸睛,学者称,应是垦丁国家公园近30年来首见。(谢佳潾摄)
垦丁龙銮潭东岸的「鸟族8太空站」是私人复育有成的湿地,且成效愈趋显著,继出现罕见的小花泽𫛭后,近日还有水雉筑巢孵蛋成功,「凌波仙子」成鸟带雏鸟漫步菱角田的画面超吸睛,学者称,这应是垦丁国家公园近30年来首见。
湿地生态指标性鸟类
水雉是二级保育类动物,素有「凌波仙子」的美称,喜爱在菱角田或水生植物地区生活,全台以云嘉南3县市能见到最多,约逾1300只,当中规模最大的群聚点是台南官田,而垦丁国家公园虽也有但数量极少,每年都仅个位数,且只见成鸟,而今出现雏鸟,让学者与鸟友兴奋不已。
鸟类达人刘川指出,他曾在30多年前于恒春一处菱角田拍到水雉筑巢,但并没有看到雏鸟孵化,主因是水雉在雏鸟时期天敌很多,猛禽、鼠类、蛇类都会在牠未孵化时,就把牠吃掉,所以今日能见到孵化成功、看见雏鸟,很惊喜也很感动,这应是垦丁国家公园近30年来首见。
而水雉成功孵蛋、育出雏鸟的地方,就是近年积极复育湿地生态的「鸟族8太空站」,它位在垦丁龙銮潭东岸,是私人复育有成的湿地,管理园区的张先生说,水雉是湿地生态的指标性鸟类之一,因此起初要复育湿地时就也计划复育水雉,为此还特别从台南官田载一卡车的菱角回恒春栽植。
展现生态经济软实力
他说,在细心耕耘菱角田后,去年到园区的水雉明显变多,有4只,而今年虽也只有4只,但因有筑巢孵蛋,所以复育成效堪称再进击,尤其在请教学者后、得知可能是垦丁国家公园近30年来首见,更是欢喜不已,这是私人复育湿地的另一里程碑。
「生态经济美极了!」他强调,鸟8虽有经济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好的湿地就一切免谈,唯有加倍努力维护自然环境,才能适时结合生态与经济,进而永续经营与发展。
他乐道,鸟8不仅有停留逾半年的冬候鸟白冠水鸡,还曾出现罕见的小花泽𫛭,而今又有水雉亲子档,成功透过友善环境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展现生态经济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