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田水雉园区种菱营队 为水雉布置一个家

台南市水雉生态教育园区推出种菱营队,邀亲子种菱角,帮水雉布置栖地。(台南市水雉生态教育园区提供/刘秀芬台南传真)

水雉园区今年福寿螺暴增。(台南市水雉生态教育园区提供/刘秀芬台南传真)

为让更多民众了解水雉生长环境,推广友善耕种及环境教育,台南市官田水雉生态教育园区每年举办种菱营队,让亲子下水池体验种菱角,为水雉布置一个家,不仅让民众认识水雉与栖地植物生态,更让参加者体验种菱角的辛苦。

水雉生态教育园区主任李文珍表示,水雉园区占地2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就有8.3公顷,每年3、4月就要开始整理栖地,拔除白花水龙等强势的水生植物,植入水雉喜爱的浮叶性水生植物,像是菱角叶、芡叶、印度莕菜等,迎接水雉繁殖期的到来。

「愈早把栖地准备好,水雉也会愈快来占地盘、繁殖下蛋,幼鸟也可以在台风前长壮一点,增加存活机率。」李文珍说,园区人力有限,还是会请在地专业种菱角的农夫来帮忙种植,虽然一般民众参加种菱营帮助有限,但为了让民众认识水雉与栖地生态,每年还是会开放报名。

李文珍说,在种菱角前,园区员工要先整理栖地,去年因为干旱,栖地蓄水少,水生植物也少,但水质变碱,福寿螺暴增,各个又肥又大,壳又硬,为避免种下去的菱角苗被福寿螺吃光,李文珍与员工从3月初开始捡螺,常常在园区留到9点、10点,有时一晚上就捡50斤以上,到现在已经捡了1500多斤。

水雉园区的种菱营队,已经举办10多年,今年活动即将于5月展开,31日起将开放报名。李文珍说,不少民众与亲子从种植菱角的过程中,亲近土地、认识水雉和湿地生态,同时也了解菱角的种植成长方式,也是园区举办活动最大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