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陆》大陆大学学费飙涨,毕业却难就业

政府经费不足,大陆各大学高等院校被迫大幅调涨学费,但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又快速攀高,读大学在经济上已愈来愈不划算。(图/中新社)

今年四川发改委发布公告称,计划从2023年秋季起,将文科类和理工类学费同步上调1100元(人民币,下同),分别达到4800元/年和5200元/年;医学类则上调至5800元/年。

无独有偶,吉林省发改委也发布通知,从今年秋季入学起,对该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实施结构性调整。人文科学上调至4600元/年,社科上调至4800元/年,理科、农学、体育上调至5000元/年,工科上调至5400元/年。

另外,上海多所高校也上调学费。

多地多所高校大幅上调学费,可能和地方政府财政有关。

之前我们在《未来,我们会看不起病吗?》里就提到过,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报考免费医学定向招生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实行单列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只招收农村生源,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免费定向本科医学生录取后、获得入学通知书前,须与培养高校和定向就业所在地的县级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

现在看来这真是个好政策,能让家庭条件很差又想读医学的学生有一个免费的学医机会,偏远地区医疗机构也会有人力补充,算是应对学费上涨和医疗系统缺人的双赢方案。

但这个方案今年定向免费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共计6150人。其他家境不那么好的学生以后怎么办呢?

假如中国以后是美国那种大学高学费的模式,恐怕很多人就得背上助学贷款。

考虑到如今毕业生的失业率,恐怕读大学也不会是个好主意了。

近日,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了2023年版就业蓝皮书,其中近六成本科生起薪在6000元以下。

前段时间那些讨论,什么「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一直都是严峻的现实——本科生毕业就业难,就业后的收入也不那么理想。

以后如果大学学费进一步涨价,反倒可以淡化这个问题——觉得长衫难以脱下?那就把长衫的价格提得高高的,买都买不起,没有机会穿了,也就不用脱下来了。

而且未来的形势可能会更加复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那些传统意义上「穿着长衫」的职业,在未来还有可能被取代,导致本科生的价值进一步缩水。李开复最近就说:「如果你还年轻,不要做白领,如果已经从事这类工作,得考虑换一份不那么容易被取代的工作。」

这让我都感觉前途暗淡了。

未来,高昂的大学学费,暗淡的就业前途,说不定就能让很多人劝退本科,更倾向于学一门手艺。但国内的职校建设现状大家都知道,实在是也让人不放心。

扑面而来的未来,确实有太多不确定性了。(豆腐乳)

(本文来源:【非凡油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