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恃民力替代役約27.8萬人 規畫進行治安災防訓練

国安会副秘书长徐斯俭。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府院人士今天表示,为强化全社会防卫韧性,未来希望培养40万具中等以上执勤能力的「可恃民力」,包括现役及退役替代役、义消、义警及民间灾害防救团体等;现役及退役替代役约27.8万人,规划进行「治安」、「灾防」训练。

国安会副秘书长徐斯俭昨天在总统府「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专题报告「全社会防卫韧性规划与挑战」指出,未来除了一般公务人力外,也盘整出40万名「可恃民力」。

何谓40万可恃民力,府院人士今天表示,是指在一般公务人力之外,盘整所谓可恃民力,包括民间的救灾团体、现役及退役替代役、义消、义警、社区层次的民力任务队,以及许多非政府组织及慈善团体。

府院人士表示,「可恃民力」是全国性的,当进入地方工作的时候,需要协调体制,内政部正规划在每一个乡镇市区公所层级都能建立「防灾协作中心」,接收上面所分配整体的可恃民力;另一方面,在社区内部,平时与各合作伙伴建立一种工作关系,包括志工团体组织、NGO、NPO与地区内的相关组织。

该人士表示,目标是透过相关训练及演练,培养40万人的可恃民力,成为具中等以上执勤能力的一股力量。「中等以上执勤能力」是指能够执行自救、互助、有组织性的社区层级合作,并且能够支援灾民的收容安置、简易的人命救护、稳定社区的秩序等工作。

40万民力配比如何规划以及如何训练,府院人士说,这几个类别都有全国统计,例如现役及退役替代役约27万8000人、义消约4万8000人、义警等民力任务队、民间灾害防救团体约7万6000人,总数40万2000人。

人员训练部分,府院人士说,依照战略物资盘整暨维生配送、能源及关键基础设施维运、社福医疗及避难设施整备、资通、运输及金融网络安全等4个面向类别的需求,整合调整。不外乎民防通识、资害应变、基本救护、通讯操作、生存技能等这几项训练,而这也会是接下来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和政府部门要持续讨论和验证的议题。

府院人士说,徐斯俭在会中提到「防灾士」的概念,这是内政部正在进行的一个训练,未来接受过防灾士训练的,也会与乡镇市区公所所建立的防灾协作中心整合,建构一个整合民力的机制。

该人士表示,昨天有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建议,除了「防灾士」外,也应该有「关怀士」的训练及验证,政府应该可以考虑扩大认证制度。内政部长刘世芳昨天在委员会议会后记者会表示,现役、备役替代役男,目前的规划是分作「治安」、「灾防」两项任务来做后续训练。

府院人士说,诚如赖总统所说,经过前总统蔡英文的阶段性盘整,现在要进入验证阶段,所以赖总统不断强调「演练」,练了才知道哪边不足、哪边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