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案造成的社会信任崩解
(图/本报系资料照)
柯文哲京华城案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不仅突显台湾政党政治的现况,更引发对司法独立的深度思考。此案件的发展脉络,值得我们从政治制度与司法运作的角度进行分析。
西方民主政治向来以三权分立为基础架构,强调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制衡。然而实务运作上,这种分立制度往往被政党政治所主导,在此框架下,三权分立更像是政府部门的分工,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制衡。
观察西方民主国家的发展趋势,许多国家已经逐步将监察权独立,并设立专责的人事总局等机构,形成「三加二」的分工体系。这种演进方向,某种程度印证了中华民国五权宪法的前瞻性思维。然而,无论是三权或五权,最终仍需回归政党政治的实质运作。
理想中的政党政治应是良性竞争,各党派以政见和施政能力相互较劲,但往往事与愿违,政党竞争容易沦为恶性斗争。究其原因,莫过于丑化对手往往比美化自己容易得多。
以京华城案为例,检方的起诉内容与特定媒体报导脉络高度重合,这种现象不禁让人质疑司法是否真正保持独立运作。若司法机关沦为执政党打击异己的工具,不仅违背司法独立的基本原则,更可能危及民主政治的根基。
就法治精神而言,任何案件的起诉都应建立在确切证据上,而非仅凭「合理推论」。然而,观察起诉书内容,不少论述似乎更偏向于主观臆测,缺乏具体事证支持,不仅损害司法公信力,更可能导致社会的对立与撕裂。
在政党恶性竞争的氛围下,民进党动辄以三权分立、宪法制度等崇高理念为遮掩,行政治斗争之实,此生态已然陷入政党政治最负面的恶性循环,各政党为短期政治利益,牺牲制度运作的公正性,对民主发展极为不利。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司法系统并非永远公正无私,在政治力量的干预下,甚至可能沦为执政者打击异己的工具。因此,全民监督司法,维护司法独立,不仅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更关系到下一代是否能拥有一个更加清明的政治环境。
令人忧心的是,若连媒体和法界人士都被收买而不可信任,这种社会信任的崩解,可能导致几种严重后果。首先,人才外流加剧,有能力者寻求更公平的环境;其次,社会对立进一步深化,民众对体制的不信任可能演变为街头抗争,甚至社会动荡。更严重的是,这种不信任可能影响经济发展,因为投资者会对缺乏法治保障的环境失去信心。
维护司法独立,是重建社会信任的第一步,这关系民主政治能否永续发展,若不及时扭转这种趋势,恐将面临更严峻的社会冲突与政治危机。(作者为国民党前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