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期许各级学校家长会 做教育政策的后盾
台北市长柯文哲4日天为110学年度各级家长会联合会干部授证时指出,在市府各局处中,教育局每年都是获奖最多的单位,囊括约1/3的奖项,不管国内杂志,还是《经济学人》杂志的城市评比,北市的教育竞争力都是第一名,根本不必广告置入。(主办单位提供)
台北市长柯文哲4日天为110学年度各级家长会联合会干部授证时指出,在市府各局处中,教育局每年都是获奖最多的单位,囊括约1/3的奖项,不管国内杂志,还是《经济学人》杂志的城市评比,北市的教育竞争力都是第一名,根本不必广告置入。
谈到北市的教育力,柯文哲指出,在2021全球ICT卓越奖(WITSA Global ICT Excellence-E-Education & Learning Award)评选中,台北市的「台北酷课云」与17国、超过115项专案激烈竞争后脱颖而出,荣获「杰出数位教育学习奖『首奖』」殊荣。
去年6月《经济学人》杂志公布世界宜居城市评比,台北教育实力蝉联满分100,高于全球140个城市平均值的74分,台北宜居城市的排名也因此由2020年的59名跃升至第33名。柯文哲说,北市城市评比都是靠教育来拉分数。
柯文哲还指出,北市国际化也要依靠双语教育的推广,110学年度双语教育学校将达到79所,而106学年度刚推时只有2所学校;北市的双语教育借鉴新加坡经验,新加坡花了28年的时间才完成,但北市不用这么久。
柯文哲随后授证给110学年度的北市国小、国中、高职、高中家长会联合会干部,并跟大家合影留念;展望新学年度的工作,第20届北市各级家长联合会总会长都有自己的期许。
北市高中联总会长张文川指出,今年学测首次考108课纲,考招都有不小的调整,家长、学生都需要适应,虽然调整大部分是正向,但家长有些误解,高中联也应该把家长的意见反映给教育主管机关。
北市高职联总会长萧扬江指出,北市高职学生人数不到高中生的1/3,而且家庭环境也比较弱势,因此更需要家长会去协调科技大学、产业界及国中生源;未来将架构平台让高职和科大能一起到国中做推广,以提升技职教育的能见度;高职还有4所特教学校,各校也有特教班,高职联将举办更多募款活动,以改善他们受教条件。
北市国中联总会长刘一宽指出,国中毕业大都选择高中就读,如此不利技职人才的培育,未来将加强国中生的「生涯领航」辅导,目前预定5月份举办技职博览会,让各高职展现各自教学的强项,供国中生选择。
北市国小联总会长廖哲豪指出,北市有157间小学,学生人数最多,小学教育有更多的需求面向,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家长会会务和小学校长遴选;由于小学生目前无法施打新冠疫苗,学校防疫工作比其他各级学校更为重要;还有小学生正在发育阶段,学校团膳更要注意食安、营养、好吃的要求。
柯文哲总结指出,革命不会一天就成功,教育也是一样,不管双语教育、实验教育、技职教育都一样,要持续不断做好每天的工作;他期许,各级学校的家长会能作为北市教育的有力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