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科学探索,中国新绘“问天之道”

□陆晨阳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新绘的“问天之道”,必将推动我国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成为空间科学强国。

空间科学探索,我国“问天之旅”初露峥嵘。空间科学涉及太阳系和宇宙的起源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人类生存环境等基本和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也是当代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我们迎来了空间时代,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到欧洲的罗塞塔探测器,再到日本的“隼鸟”号探测器……我国空间科学也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弱到强,进入发展“快车道”:“悟空”号开展暗物质粒子探测,“墨子”号首次开展空间尺度量子科学实验,“羲和”“夸父”竞相逐日,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我国火星探测序幕,中国空间站建成我国首个太空实验室……目前,我国空间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部分领域位居世界前列;以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为代表的空间应用蓬勃发展。

空间科学探索,我国“问天之道”雄心勃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间技术领域是高技术集中的领域,空间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面向世界空间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我国现有学科、人才队伍及工程技术等优势和特色,我国新绘的“问天之道”提出了拟突破“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太空格物”5大科学主题,以及暗物质与极端宇宙、宇宙起源与演化、宇宙重子物质探测、空间生命科学等17个优先发展方向。三个阶段的科学任务规划,形成我国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路线图,对于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意义重大。

空间科学探索,我国“问天之果”造福苍生。通过实施空间科学计划,我们可以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从而夯实科技基础,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造福全人类。空间领域前沿技术的转移转化不仅能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由空间科学计划的特殊需求带来的技术创新可直接辐射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空间技术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如全球定位系统、气象预测、自然灾害监测等等,这些应用又进一步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空间技术还产生了各种高附加值的产业,如卫星服务、航空航天技术、同步卫星技术等,推动了社会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空间探索技术的提高,也对人类思想的拓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是人类对未来生活的重塑。

把人类文明的“足迹”送入更加深邃的宇宙,为人类认知开辟更加遥远的边疆。随着新空间科学发展规划的出台,我国空间科学事业必将迎来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