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若綠電來自迫遷 違養水種電初衷

屏东县枋寮的光电场被形容为「恶邻」,周边杂草丛生,躲藏蛇鼠与害虫,造成邻田管理更困难。记者郑朝阳/摄影

光电乱象已久,从之前的良田种电、砍树种电,近来变本加厉;光电板不仅征服山头、占领有文资价值的遗迹,更一步步裂解农渔村的产业链,恐阻断青农返乡之路。地面型光电的社会冲击比预期更大且深,在讲求气候正义和「企业ESG(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的国际主流下,政府和企业须警觉,若绿电来自迫迁、危害生态与在地产业,恐埋隐忧。

屏东县沿海四乡镇被县府以严重地层下陷区之名画为光电专区,本可接轨屏东县前县长曹启鸿的「养水种电」政策,但实际推行结果,乡间景观破碎、光电场蛇鼠为患、离农者渐增等负面效应逐渐浮现,加上光电助涨农地租金,无异将返乡青年拒于农渔村之外,也被批评与「养水种电」初衷渐行渐远。

屏东只是全台种电争议的缩影,有更多生态、景观敏感地,在追赶绿能目标下可割可弃。面对争议与冲击,政策把关工具迟未发挥效能,及早阻止种电的副作用,甚至正向引导与在地共生共荣,实难辞其咎,也与执政党的「爱乡土」理念背道而驰。

开发行为必须坚守环境正义底线,绿能也不例外。犹记得台积电在被征收用地的拆迁户激烈抗争下,突然宣布放弃进驻龙科三期,不无环境正义与企业ESG的考虑。民进党种电国策若如「失速列车」,无情地冲撞纯朴的农渔村,把青农、老农都当成「农村最软的一块」,这种绿电还是国际认可、符合ESG的绿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