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下金门的千奇百态──全民猎杀麻雀和老鼠运动(一)

▲6月29日,一艘货船在夜明珠码头装运大米的过程中不慎散落,20余只麻雀抢食后相继死亡。(新华社)

编者按:1949年以降,金门就是著名的冷战热区。地缘政治角力、海峡两岸武力冲突皆交会于此。《前线岛屿:冷战下的金门》一书,为我们呈现了小小金门如何变成一幅冷战大时代的缩影;战争阴影、军事管制,不寻常年代的金门社会,如何追求属于自己的寻常生活?鉴往知来,我们才能倍加珍惜眼下两岸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前福建省政府秘书长翁明志是土生土长的金门人,他这样回忆1977年10岁时曾经参与狩猎麻雀的行动:「当时金门岛上的鸟类非常多,吃掉了不少高粱。因此镇公所买了一些猎枪,出借给居民猎麻雀。你会去借把枪,拿来对着麻雀射击,我们小孩子就拿弹弓来代替。你必须交出一定数量的麻雀爪子和麻雀蛋,直接从鸟巢里偷蛋也行得通。

抓捕麻雀全民行动

夜晚来临时,我们会把手电筒的光照进鸟巢,鸟巢里的麻雀会一动也不动。若是在白天,牠们会飞走,但在晚上牠们会僵在那儿,你便能对准牠们开枪──碰、碰、碰,一只只应声摔落在地上。当时我们还必须缴交满满一个火柴盒的苍蝇,如果孩子们不照规矩交出麻雀爪子、老鼠尾巴或苍蝇,就会被打手心。

当时整个金门都这么做,因此猎杀了非常多的鸟类。而隔年,木蚁肆虐了整座金门岛,你可以看到牠们一排排横行在马路上,开车时更会辗过牠们──啪、啪、啪,空气里弥漫着蚂蚁。我的父母告诉我们,牠们是古宁头战役中阵亡士兵的灵魂。」

在1960年代早期,金门引进了众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动员当地居民根除麻雀等「害虫」的行动是其中一部分。

这也许让人联想到当时政治重心已转移至民生议题,然而追根究柢,那些政策仍是因为军事议题及地缘政治学上的优先考量而产生,并以其为依归。

以上二者,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军事化,一种军事发展的形式。这两个词的并置促成了一种概念──即便是农业推广、学校建设或甚至禁赌法令等与军事领域几无关联的政策,实际上也都和军事扯在一块。

胡琏的回忆录里有一段可信度存疑的纪录,详细描写他在1949年时如何注意到金门的老鼠问题。当时军队配给的主食是蒸馒头,用从台湾运送过去的精制面粉制成。来自中国南方的军人常常抱怨这种不熟悉的食物,但当他们发现能抓些蛇回来加菜时,个个都雀跃不已。

几个月后,金门爆发瘟疫,造成军民死亡。一位医学专家受命从台湾被派至金门,随后找出了其中重要的因果关系:「以往因为蛇蟒在野捕鼠为生,鼠类不易繁殖,现在我军吃蛇,无异助鼠为虐。」

瘟疫长久以来一直是金门岛上的威胁。上一次瘟疫大流行发生于1890年代,据说造成超过8000人死亡,接近当时总人口数的1/5。1946年大约300人死于瘟疫,其中琼林村就占了约100人,隔年据报又有60人死亡。

1949年以后,戒严令和指挥官的绝对力量,能针对爆发的瘟疫做出迅速而果断的反应。当瘟疫袭击某个村庄时,胡琏会下令所有居民撤离,接着进行消毒、喷洒杀虫剂、为居民接种疫苗,疫情很快便获得控制。

在金门开始实施军政的前几年,官方在探讨瘟疫时,将其视为一个须以技术来解决的问题:接种疫苗、隔离,并根除带原者。

仅在1950年,就有12万人次接种疫苗,几乎包含了岛上的每一位军民。瘟疫是个军事议题,视察团队一致认为瘟疫可能削减金门的军事实力,对这个「占有极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构成严重威胁。更严重的是,若流行于金门的瘟疫传播到台湾,后果将不堪设想。1951年5月初瘟疫爆发时,政府采取了隔离措施,暂时切断金门的海空交通,以限制瘟疫传播到台湾本岛的风险。

老鼠影响公共卫生

然而灭鼠防疫的计划马上也成了牵涉大众动员及军民关系的事务。胡琏颁布了一道政策,要求岛上每一户居民捕杀的老鼠须达到一定的数额,最后订为每人每月至少一只。为确保民众遵守规定,政府要求每一户人家都须缴交老鼠尾巴。

在1954年的第二季,民众共缴交了超过24000条尾巴。即便瘟疫造成的后果被以军事的角度看待,疫病蔓延的起因及岛上老鼠的猖獗,却被认为是岛上居民无知落后的结果。视察该地的团队曾说:「金门地处偏僻、民智未开、不重视环境卫生,亦可说不知卫生怎么一回事。遇有疾病,则请巫求神医治,可见其知识水准仍有待提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