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争议诺奖得主(一) 1918「化武之父」弗里茨哈伯

出生于普鲁士王国布雷斯劳(现为波兰弗罗茨瓦夫)的弗里茨哈伯,从小就对化学感兴趣,曾就读海德堡大学(University of Heidelberg)和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等名校,并在念书期间前往工厂实习。1891年从洪堡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毕业,在卡尔斯鲁厄大学(University of Karlsruhe)物理化学系得到了一个助教的位置。在此任教期间,与同事卡尔·博施合作,发明透过高压高温将氢与氮转化成氨的方法,后世称为哈伯-博施法,两人因此技术于1918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哈伯的新技术让农业发展更进一步,过往仅能依靠天然氮肥矿产资源的人们,透过哈伯-博施法制成人工合成氨,不仅让粮食生产量大幅增长,更有研究机构认为,此技术养活了地球上将近一半的人口。但获得化学奖后,哈伯却在一次世界大战(WW I)期间,担任化学兵工厂厂长生产氯气和其他毒气,并使用于堑壕战战争之中,造成近百万人伤亡。但哈伯认为,虽然海牙公约早在1907年就开始取缔毒气,他的行为是为了让战争提早结束。

拥有两次婚姻的哈伯,家庭生活也和他的学术经历一样特别。元配克拉拉·伊梅瓦尔(Clara Immerwahr),第一位在德国取得博士学位的女性,也是一名化学家。两人于1901年结婚,并育有一子赫尔曼·哈伯(Hermann Haber),却因为丈夫从事化武研究而痛苦不已,最终在1915年于柏林家中举枪自尽,终年44岁。克拉拉逝世2年后,哈伯再娶夏洛特(Charlotte Nathan)为第二任妻子,两人育有一子一女,但最终在结缡10年后选择离婚。

事实上,让哈伯真正感到无奈的并非化武,而是由他发明、以氰化物为基底的齐克隆B消毒剂(Zyklon B),原先用于农业和生活上杀虫之用,却在纳粹党(Nazi)上台后,变成在奥斯威辛(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Birkenau)等死亡集中营做为种族大屠杀的工具之一,也让发明者哈伯于1934年因心脏病逝世后,间接地与纳粹那段黑暗历史连上线。哈伯逝世后,骨灰与元配妻子合葬于瑞士,二任妻子与子女去了英国,但遗憾地是,移居美国的长子赫尔曼于1946年,和其母亲克拉拉一样,选择以自我了断的方式离开人世。

★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自杀咨询专线:0800-788995(24小时)

生命线:1995

张老师专线: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