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切哈诺沃赴台大演讲 谈药物开发3阶段

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切哈诺沃教授(图左)来台湾大学椰林讲座演讲,图右为主持人台大校长陈文章。(台大提供)

台大椰林讲座第5场于1日邀请国际知名生物化学专家,同时也是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亚伦.切哈诺沃教授专题演讲,说明生化技术的发展如何带动医药研究的第3次革命,以及未来个体化医疗与个人隐私之间的潜在挑战。

切哈诺沃表示,药物开发是从1930至1960年代的「偶然性」 阶段开始,其中最为经典的是盘尼西林的发现。其后数十年科技的进步,让科学家可以从数以百万计的化合物中找出有药效的小分子,这种「化学物库筛选」的方式为药物研究带来第2次革命性的改变,降胆固醇药物 Statins的开发是其中的代表者。

切哈诺沃提到,进入21世纪,基因序列分析与编辑、干细胞、造影技术等的突破,带来医药治疗第3次的革命,不但「个体化」(Personalized)、「预测性」(Predictive)、「预防性」(Preventive)、「病患参与性」(Participatory)成为指标性慨念,甚致病患可以被重新定义为受精前的卵子与精子,疾病是序列有问题的基因,治疗则是基因序列修正。

切哈诺沃说,这些变革并非将发生于遥远的未来,而是正在当下发生中。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新的疾病很可能会随之出现。

最后,切哈诺沃提出深刻的结语:「对社会最大的保障,或个人道德的守护,并非知晓并解决所有的潜在问题,而是对未来保留某一程度的不确定性。」

演讲中引领导读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钧说,泛素不算一个很大的蛋白质,且在真核细胞生物广泛存在,乍看之下泛素平平无奇,但切哈诺沃正是在平凡中看出不凡之处,他发现白质降解系统的关键,就是多个泛素被连接在目标蛋白上。

王惠钧强调,透过这起重大发现,让切哈诺沃获得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殊荣。产学界已开发出多种有效药物,主要用于恶性肿瘤,且有更多的药物正在研发中。

担任讲座主持人的台大校长陈文章表示,切哈诺沃是以色列理工学院医学院的杰出教授,获奖无数,包括2000年的拉斯克医学奖和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同时也是许多著名机构的成员,包括以色列科学和人文学院、梵蒂冈科学院,以及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医学院的外籍院士。他发现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在许多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系统的异常是许多疾病机制的基础,其中包括某些恶性肿瘤和神经退化性疾病。

演讲后,师生提问极其踊跃,问题包含基础研究领域的开拓,病患与医者的关系,到社会资源分配的原则等。

台大说明,椰林讲座所邀请的讲者,除了是具备国际声望的学者或专家,亦或是台大讲座教授、杰出校友、名誉博士以及杰出企业家等,针对全球重要议题或新兴科技重点领域,由国际大师进行专题讲座,与师生交流。期盼借由重量级贵宾的现身说法及经验分享,带给师生更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