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台大演講 切哈諾沃談藥物開發3階段

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切哈诺沃教授,来台湾大学椰林讲座演讲。图/台大提供

台湾大学椰林讲座邀请国内外学界或企业界人士到校演讲,第5场于4月1日邀请国际知名生物化学专家、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亚伦‧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说明生化技术的发展如何带动医药研究的第3次革命,以及未来个体化医疗与个人隐私之间的潜在挑战。

台大校长陈文章表示,切哈诺沃是以色列理工学院医学院的杰出教授,他发现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在许多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系统的异常是许多疾病机制的基础,包括某些恶性肿瘤和神经退化性疾病。

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钧说,泛素不算一个很大的蛋白质,且在真核细胞生物广泛存在,乍看之下泛素平平无奇,但切哈诺沃在平凡中看出不凡之处。产学界已开发出多种有效药物,主要用于恶性肿瘤,且有更多的药物正在研发中。

切哈诺沃教授演讲时说明药物开发的3阶段历程,1930至1960年代的「偶然性」阶段中,最为经典的是盘尼西林的发现。第二次革命性的改变,是「化学物库筛选」的研究,科学家可以从数以百万计的化合物中找出有药效的小分子。进入21世纪,基因序列分析与编辑、干细胞、造影技术等的突破,带来医药治疗第3次的革命,「个体化」、「预测性」、「预防性」、「病患参与性」成为指标性慨念,疾病是序列有问题的基因,治疗则是基因序列修正,这些变革正在当下发生中。

台大指出,演讲后师生提问踊跃,从基础研究领域的开拓、病患与医者的关系到社会资源分配的原则等,切哈诺沃的回应兼具睿智与幽默,与会听众收获丰硕。切哈诺沃在演讲的最后表示,对社会最大的保障,或个人道德的守护,并非知晓并解决所有的潜在问题,而是对未来保留某一程度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