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新政府友台 强化经贸文化关系

立陶宛新总理帕鲁克斯下周上任,将进一步发展与台湾的经济和文化关系。(美联社)

立陶宛新政府将在下周走马上任,虽然新总理帕鲁克斯(Gintautas Paluckas)先前表态,将寻求与中国大陆恢复正常外交关系,但新政府的施政草案提及,会进一步发展与台湾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并指中国正成为立陶宛外交和安全政策「日益严峻的挑战」。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4日批准由帕鲁克斯提名的12位部长,其中,国防部长由立陶宛国会友台小组议员萨卡利埃内(Dovile Sakaliene)出任,外交部长则由瑙塞达的国安顾问布德里斯(Kestutis Budrys)转任。施政草案预计12日送请国会表决,获得批准后成为正式施政方针,届时内阁各部长亦将宣誓就职。

45岁的帕鲁克斯上个月接受美媒访问表示,他对重塑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持开放态度,但强调新政府不会改变目前的政策,包括保持与台湾的贸易联系。布德里斯接受波罗的海通讯社访问时也表示,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主导权在中国,「并非立陶宛选择降级外交关系」。

2021年立陶宛时任总理席莫尼特允许我方以「台湾」名义设代表处,北京则召回大使抗议,并将双边关系降为「代办级」。

帕鲁克斯即将上任的新政府近日公布施政草案,概述未来4年执政优先事项。草案中提到:「我们将努力在欧洲和跨大西洋伙伴间对中国采取一致态度。中国正成为我们外交和安全政策日益严峻的挑战(growing challenge)。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及其在白俄罗斯日益的影响力是一种威胁。」

新政府也承诺加强与日本、韩国及其他东南亚民主国家的安全关系,草案说:「我们将进一步发展与台湾的经济和文化关系。」

「日经亚洲」5日报导,立陶宛准外长布德里斯日前受访表示,立陶宛从过去被苏联占领的经历中学到许多教训,并称台湾未来几年将面临诸多风险,「如果立陶宛过去实务经验中,有任何能帮上台湾的地方,我们已准备好提供协助」。

立陶宛11月底以违反外交公约为由,突将3名大陆外交官列为「不受欢迎人物」,限期1周内离境,并向北京发布外交照会。驱逐行动加剧两国间的关系不合。大陆外交部2日强烈谴责立陶宛,并保留采取反制措施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