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与北京关系紧张影响文化交流 节目、出版喊停

立陶宛今年以来因为退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7+1互动机制、国会表决通过认定北京当局允许台湾在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设立名称含「台湾」的代表处等事件,与中国关系紧张。(图/shutterstock)

立陶宛与中国的双边政治关系紧张,文化交流也受影响。立陶宛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伊万纳斯卡斯表示,目前中国境内所有立陶宛相关文化艺术活动都告停,书籍出版也面临阻碍。

立陶宛今年以来因为退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7+1互动机制、国会表决通过认定北京当局允许台湾在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设立名称含「台湾」的代表处等事件,与中国关系紧张,并遭北京以政治、经贸手段强力施压。

伊万纳斯卡斯(Tomas Ivanauskas)于2019年秋季上任,兼辖立陶宛与南韩的文化交流。他近日接受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LRT)采访时提到,立陶宛在中国的文化艺术活动自5月起即陆续遭取消或暂停。他说,有艺术季主办单位在节目开始前约两周临时通知,考量立中关系的最新发展,双方无法继续合作。

伊万纳斯卡斯提到,「文化必须与政治脱勾」、「文化归文化,政治归政治」等常见说法有些荒谬,因为观诸历史,自有文化以来,它就与政治脱不了关系。尽管如此,他坦承没料到立中政治关系恶化可影响到如此多层面,他同时也感到很遗憾。

与此同时,伊万纳斯卡斯了解今年对中共当局而言是特殊的一年,除了建党百年,明年还有冬季奥运。他提到,目前中方合作伙伴多采观望、以静待变的态度,「他们认为今年中国的状况是,任何火花都有可能引发爆炸」。

除了文化艺术活动,伊万纳斯卡斯指出,立陶宛翻译书籍在中国的出版工作也受影响,书号和许可取得遭遇阻碍。

伊万纳斯卡斯说,部分台湾文化界人士近期主动接触立陶宛方,表达与立陶宛加强交流的兴趣,希望可共同执行计划,目前双边讨论多仍在初步阶段。

根据公开资料,台湾与立陶宛的文化艺术交流虽称不上频繁,但横跨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领域,多位曾获国际大奖肯定的立陶宛插画家,也有绘本在台湾发行。

欧洲联盟(EU)各成员国外交部长2至3日在斯洛维尼亚首都卢布里雅纳(Ljubljana)举行非正式会议,焦点议题预计包括欧盟与中国的关系,以及北京对立陶宛的多重施压。

立陶宛外交部长蓝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一向主张欧盟27个成员国应透过27+1机制团结一致应对中国,排除类似17+1足以分化欧洲的机制;立陶宛总理席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2日出访义大利期间与总理德拉吉(Mario Draghi)会面时也表示,欧盟与中国的谈判应透过不分化欧洲的形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