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通过!重症医受训后可执行麻醉 麻醉医怒:践踏专业

麻醉示意图。(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立法院卫环委员会昨日(2)通过立委临时提案,卫福部研议办理心脏外科、移植外科、重症等医师,接受麻醉科一定期间的专业训练后,可以执行麻醉专业,引发不少麻醉医师震怒,直批不尊重专业,麻醉医师经过4年专业训练,都不敢说自己是专家,麻醉专业绝对不是其他科别能取代的。

国民党立委苏清泉在昨日立院卫环委员会中临时提案指出,台湾医美诊所就有700多家,但只有40多家接受评鉴,诊所缺少麻醉医师,带给患者麻醉风险,因此要求卫福部研议办理心脏外科、移植外科、重症等医师,接受一定期间的专业训练后可执行麻醉,以弥补专业人力不足、降低重症患者麻醉生命风险。

此临时提案让不少麻醉医师炸锅,认为麻醉训练包括困难插管、CPR流程、药物剂量调控等,并非接受一段期间训练就能学会。台湾麻醉医学会理事长余黄平直言,「这根本是践踏、否定麻醉专业」,是非常不妥的事情,麻醉绝对不是只有睡觉、舒眠麻醉,特别是重症医疗,需要更专业的麻醉医师来从事。

余黄平说明,麻醉专科医师经过严格的4年专业训练,在遇到紧急状况时,才有办法立即作出正确处置,绝对不是任何一个专科能取代的。连接受4年专业训练的麻醉医师,都不敢说自己是专家,显示麻醉专业不是其他医师做个训练就能学会的知识。

麻醉科医师在手术期间,要监控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心跳、血压、血氧饱和度,调控麻醉药物剂量以维持病人的麻醉深度、生理稳定,也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必要时采取紧急措施。余黄平说,病人接受麻醉时呈现「舒眠」状态,但呼吸是否中断,必须由麻醉医师专业判断。

当发生意外,往往只有几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麻醉医师必须观察早期迹象是否异常、中断药物,及早发现并紧急处置。余黄平举例,当病人出现恶性高热状况,很多时候难以抢救回来,但麻醉科医师可以借由早期症状,监测吐气末端的二氧化碳浓度,及早发现异常,这份专业不是任何一个科做得到的。

针对麻醉医师是否有人力不足问题,余黄平表示,就自己观察,并没有缺人的问题,人力需要妥善的安排和规划,把人用在最需要的情况,社会不应该把麻醉安全问题,推托到人力不够上,麻醉安全是「专业」问题而非人力问题。

余黄平表示,要解决医美问题,应该是要解决「麻醉安全」的问题,而非让重症医师接受训练来执行,医美不是所谓危及重大手术、重症患者也只会在医院出现,因此提案根本就只是「假议题」,没办法解决医美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