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八八到九九:辦皮不辦骨的「慶記之島」

数位发展部昨日上午遭人持枪闯入轰三枪,高喊反政府。 记者廖炳棋/翻摄

一个月来,歹徒向公权力机关开枪扫射,成了街头的常见景象。上月底,是一名嫌犯驾驶货车冲撞基隆八堵派出所,造成一死一伤。到了三月下旬,桃园景福派出所深夜遭歹徒上门开枪扫射挑衅,杨姓嫌犯身着防弹衣与警方当街驳火,造成一名赶来支援的员警中枪;暗夜街头的九十九声枪响,令人惊心,歹徒更直接向派出所开枪挑战公权力。昨天,则是一名男子大白天在数位发展部门口连开三枪,高呼对政策不满。台湾的治安,到了什么程度?

桃园的枪案,主要是嫌犯不满警方屡屡查缉其枪砲案件,才愤而开枪。看似事出有因,却暴露更多疑点:杨嫌既是清查重点并屡遭查缉,被逮时,身上为何仍有一长二短三把改造枪和大量弹药?数位部的枪手是一名民宿业者,为何也拥有枪枝,中央部会遭到枪击,也写下新的纪录。

上世纪八○年代末,台湾出现第一波黑枪泛滥期。时任内政部长许水德在立院询答时尴尬称,「走在路上真的会捡到枪」,成为台湾社会的耻辱印记。也因此,其后才有郝柏村组阁打响「治安内阁」名号。郝柏村下台后,黑枪再起,全台发生骇人的屏东县议长郑太吉枪击杀人案与桃园县长刘邦友血案,这些标志性案件顿时让台湾陷入黑暗。

而今,台湾似乎已陷入了第三波黑枪泛滥期。前年九合一大选前,台南学甲发生八八枪击案,不仅引爆国内治安问题,还掀开南部光电、炉碴等政商黑道的利益纠葛。去年,年仅十七岁的刘姓少年持改造冲锋枪在新北土城当街扫射一家当铺,连开五十一枪,让人们见识到新世代枪手无惧法律制裁的犯案风格。

上月底,一名嫌犯驾货车冲撞基隆八堵派出所,造成警员一死一伤,全台才全面加强派出所的安全戒备。谁料,随即发生桃园派出所遭扫射事件及数位部的枪击案。这不仅是对公权力的公然挑战,更直接在街头展示武力,毫不顾虑殃及无辜。这种「庆记呛政府」的作风,和八○年代刘焕荣连续枪杀多名黑帮老大,或郑太吉案的「黑帮对决」,已截然不同。

这些枪击案最让人不解的是:枪枝为何难以断源?二○一八年竹联帮弘仁会从香港进口一货柜,其中夹藏长短枪达一○九把、上万发子弹,在基隆海关被挡下。但据爆料,缉枪英雄却遭冷藏,首功被做掉。媒体随即专访缉枪英雄,两天后,基隆关八里分关即爆发收贿案。此后,海关即未再破获私枪大案,基隆关成绩甚至挂蛋。

如果执政者不把治安放在心上,如果检警调乃至海关办案缺乏穷究之心,甚至酬庸、袒护或「看颜色」办事,就会留下无尽祸根,助长犯罪。八八枪案主嫌竟能偷渡大陆,犯案动机是否与庞大光电利益有关,迄今真相未明。新北五一枪案少年枪手虽投案,警方也扫荡当铺业及相关「开发公司」,但幕后黑帮势力未除。再说,多少政界及检警高官出入博弈大亨之「八八会馆」,被当成座上宾,民众怎么会相信司法有正义,怎么会相信政府是办真的?

最近以刘焕荣为原型的电影《周处除三害》在两岸掀起热议,即连桃园枪击案的杨嫌,也被怀疑是想「扮周处」。台南的八八枪案,桃园的九九枪案,除了数字堆叠的巧合,也象征台湾「庆记之岛」的印象正在夯实。然而,从蔡英文到即将就任的赖清德,仍深陷反中认知战的务虚泥淖,对警调及司法办案「办皮不办骨」的敷衍作风则毫无着力。试问,若两岸无法携手共同打击走私犯罪斩断枪源,如何给人民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