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27后回归A股,柳传志却退休了

2019年12月18日,柳传志退休了。

没有任何仪式,也没有媒体发布会,75岁的他卸了那些代表实权的头衔,只剩下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资深顾问以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等三个虚职。

这一次,恐怕他再也不会回来了。

从1984年10月份联想公司挂牌算起,柳传志为“联想”奋战了35年。成就了一代企业家传奇,也引发了一次次质疑和批判。

如今的联想已不再是一家公司,而成为一个“系”,横跨IT、投资、消费、农业、地产、汽车、互联网、制造业等多个领域。但如果说,最值得柳传志骄傲非联想集团莫属,这里是他梦起的地方。

2020年1月12日,联想集团宣布,将回归A股,登陆科创板。在1994年赴港上市27年后,它回来了。

不知道那一刻,已退休一年有余的柳传志是否还像27年前一样激动?

但可以明确的是,市场表现的波澜不惊。作为曾经的王者,联想集团已人老珠黄。相比IT新贵们,除了PC销量全球第一以及杨元庆年薪过亿的消息外,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讨论联想集团的业务,甚至在近几年特殊的国际环境下,还会被狂轰滥炸一通。

联想集团回归A股之时,或许也是柳传志去魅之日。

神还是人?

与大多数明星企业家不同,在各类富豪榜上,鲜见柳传志的名字。作为企业家教父,用今天的标准来看,这是极不相称的。

另一面,因为民族第一PC品牌,因为传奇的创业经历,因为“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管理法则,柳传志在民间和精英圈有着极高的轰动效应。

这似乎是一个不靠财富也可以获得高度关注的另类企业家。无关金钱,只靠精神光环,这可能更符合人们对“神”的定义。

从民族品牌,到产业报国,柳传志骨子里渗透着家国情怀。以此成就了联想,但也因此招来了是非。这的确不能全怪吃瓜群众。很多时候,联想集团的做法,的确让人难以理解,比如同一电脑,国内售价高于国外,被质疑从中国市场赚取利润,以滋养国外市场;再比如,联想将集团总部先是定在香港,继而迁往美国。

次数多了,产业报国的品牌力就被慢慢被消解。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柳传志和联想背叛了信仰。

某种程度上,是“神”的逻辑在作祟,如果我们了解柳传志的出身,仔细观察他的很多决策,或许你会发现,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些时候,在理想主义的大旗下,做着比任何人都务实的决定。

柳传志大学读的是雷达专业,进入中科院后,也只是一名普通的技术工程师。但是他志不在此,曾经在大学毕业那一年,就曾组织过各种活动(有兴趣自己搜),激情澎湃。相比和机器枯燥的打交道,他更热衷于挥斥方遒。

柳传志的祖父从钱庄职员一路做到经理,父亲则一生都在金融圈,这样的出身和家庭氛围,也很难不对他造成影响,柳传志不可能对“钱”不敏感。

1984年,柳传志在20平米的中科院门房创业。从“投机倒把”倒腾电子表旱冰鞋,到进入IT领域,都可以看出柳传志的务实和精明。

而务实和精明,不是神的特质。

审时度势还是左右逢源?

无论外界将柳传志的管理哲学传得多神,但无法回避的是,那只是联想做大以后的事情。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柳传志属于典型的利用了“双轨制”。

联想初创时,人员的编制依然在中科院,占着中科院的宿舍,领着中科院的工资,而干着市场的活儿。不仅如此,在“投机倒把”失败后,维持联想生存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为中科院各部门提供IT服务。

给办公场地,给人,给钱,给业务,即使放在今天的大企业内部创业,也很难有这样的待遇。

包括让联想成名的汉卡技术,也是中科院的IP,却让联想正式进入IT行业。柳传志看到了八九十年代,中国消费者对消费电子的爆炸式需求,市场定价改变了政府定价,广阔的市场和先发优势就意味着利润。而柳传志比史玉柱们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科院计算所作为中国IT界的翘楚,提供了强有力的供给保障。

但对于这一现象,其实不用批判,当时的环境下,这是最佳选择,只是其他人没有柳传志这样的便利条件,出身是无法改变的。

之后,联想一步步向上游延伸,办工厂生产电脑板卡,代理国外电脑品牌,直至自主创立联想品牌。在整个过程中,都可以看到柳传志的务实。

受制于进出口资质,联想曾经购买过走私零部件,为了逃避奖金税,以支票套取现金给员工发钱,甚至在黑市上换过钱。正如他所说的,这都是要进去的。但是他依然干了。

今天,有一位企业家,一位柳传志的仰慕者,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在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如果出了问题,他进去。

他叫马云。

为了打通全球IT产业链和市场,柳传志利用其父在香港的资源,直接将公司开到香港,解决了供应链问题。在当时,也的确很少有企业家有这样的魄力,当然还有资源。

“下海”的一大原因就是改善生活,当市场的收益大于中科院的编制时,柳传志再次发挥了其“灵活”的手腕,为自己和员工争取了35%的分红权,直到上市时,再将其变为35%的股权。

曾经多少通过MBO变更所有权的企业家倒在半路,但“精明”的柳传志却小火慢炖,一步步将中科院的股权稀释。到香港上市,引入私人资本,再到成立联想控股,一步步完成了对联想的控制。

他最大的务实,也是最容易被人误解的务实,当属“民族品牌”的提出,当90年的中国市场向全世界开放后,IBM、惠普等大牌都来了,为了抵御这股冲击,柳传志以“民族品牌”的名义向高层建言,以“民族品牌”的口号号召消费者。联想成为民族IT的符号。

如今,依然有企业效仿这一做法,但其反噬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这是一个永远无法界定的策略,从国家角度而言,的确需要发展民族工业和品牌,但从市场角度而言,消费者只关心产品,和民族与否,关系并不大。

在这样的微妙关系中,柳传志和联想显然再次找到了可利用的那一部分。

要说传奇,柳传志最大的传奇应该就是他能够驾驭时代的情绪,能够在理想主义满天飞的年代,通过务实主义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之一句话,只要能解决眼下问题,其他的都可以商量,包括法律。

还有什么比这更务实的吗?

实业还是资本?

联想集团在科创板拟发行不超过10%的股份,将用于新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相关行业的战略性投资,及补充公司的营运资金。

如今的联想不用再靠电脑那点微薄的利润支撑发展,股市、债市都能够为它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本。

而联想自己也在20年前,变成了“资本”。

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分拆,加上资本市场的运作,手握数十亿资金的联想控股成立了。柳传志说,不能让这些钱闲着,不仅要钱生钱,还要赚大钱。

从此,在联想集团的实业道路之外,联想控股开辟了资本阵地。如今私募股权市场上的联想之星(天使)、君联资本(VC)、弘毅资本(PE)以及联想创投(聚焦产业互联网),均是联想控股的资本载体。

从商业角度而言,实业+资本双轮驱动,再正常不过。但对于联想,这似乎是一件特拧巴的事情。尤其在新一轮国产化浪潮下,曾经的产业报国者联想,没有去做芯片,没有引领新技术,而醉心于以资本收割。

如果以“神”和“民族品牌”旗手的角度看,联想被拿出来与华为比较,并不冤枉,自己挖的坑,自己填。

与其继续沉浸在这样的死循环中,不如从“人”和“商业”的角度,单纯地看待联想和柳传志。

“倪柳之争”是最好的注解,放在二十年前,柳传志是对的,因为当时的联想,只有通过横向的市场扩张,做大规模,才能在激烈的硬件市场站稳,如果当时就贸然投入研发,联想必死无疑;如果现在来看,倪光南是对的,因为联想如今的平庸,正是因为缺乏向上游技术的突破。

错的,只有时机。

当联想连续收购了IBM的PC,和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后,进入了智能设备的第一阵营,甚至全球第一。无疑证明了柳传志的选择,但至此止步,的确是缺乏倪光南的远见。摩托罗拉的核心技术专利已被谷歌榨干,IBM也只是收购了一些产线、渠道和品牌。

在近十年的移动互联网大潮中,联想进入一个战略摇摆期,从手机,到移动互联网,再到工业互联网,这艘大船似乎失去了航向,更多的时候躺在功劳簿上,让世人瞻仰。

而另一边,联想控股通过资本的方式,甚至柳传志的家庭成员,广泛涉猎互联网、新能源汽车、芯片、新材料等领域,并且不断通过并购和二级市场进行套现。

不知道,这是否能够成为柳传志对那些联想不思进取批判的一种有力回击?联想集团没做的,联想控股做了,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当然,他也不至于这么无聊,对他而言,这只是再一次的务实行动,一次商业选择。

如果我们不再对联想集团抱有任何期望,或许,我们的失望就不会那么大。

比如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刚刚的讲话,“回A股上市计划将有助于增强公司战略与国内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的紧密连接,提升内地投资人投资联想的便利性。”

他且说着,我们且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