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没互信 台港怎么有空间

台北办事处入台证办证大厅。(中新社)

因港方提出类似「一中承诺书」的条件,使我驻港官员派不出去,签证到期也无法续留,这反映了两岸严重缺乏互信,原本心照不宣的政治默契,走到必须摊开来讲的局面。从前年引起反送中运动的陈同佳案,到驻港人员问题,再加上《香港国安法》的实施,都让情况更不乐观,也再再印证,当两岸没了互信,台港的互动就会失去空间。

去年台港在陈同佳案,有过一回合的角力,因司法管辖权和司法互助都带有主权象征,牵涉到敏感的官方互动。然而两岸关系的大气候,牵动着台港互动的小气候,当北京中央决定中断与台湾的官方联系,香港做为地方政府,自然也得遵照办理。

大陆前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1995年曾发表《香港涉台问题基本原则与政策》(钱七条),其中第七条提到,台湾在香港的机构及人员可继续留存,但须遵守《基本法》、不得违背一中原则。

马政府时代两岸有互信,一中原则这类的话,不用挂嘴边讲,也可以照常派任;蔡政府上台,不接受九二共识,双方互动的政治基础不在,港方因而将当年的「钱七条」搬出来,白纸黑字要台湾「画押」。

到底是谁在改变现状?可以说台湾在政治态度上改变现状,香港则因台湾的态度转变,在执行层面上改变现状,增加了额外的政治条件。

不只台港互动,最近大陆国台办在继对台扣上「以疫谋独」的大帽后,又新冒出「以武谋独」的说法,因为台湾买了美国武器,然而明明马时代也有向美国买武器,可见关键就在于双方有没有政治互信,如果有信任,做什么都不会往台独方向想,若没了信任,则会被放大检视,无限上纲,做什么都会被解读为「谋独」。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曾说,「我们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可预见若双方持续僵持,我驻港机构的空间,还将继续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