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一家亲》金门蔡氏宗祠匾额略谈

金门琼林蔡氏十一世宗祠。(作者提供)

琼林蔡氏家庙里的匾额,很多人都很有兴趣,因为,金门历代以来出了近五十位进士,单单琼林蔡氏就出了六位,对于进士匾额上面的题联也是有内涵的,左侧上款是为进士题联人的官职与姓名,右侧下款才是进士本人的官职和姓名,据曾任金湖镇代表会主席的蔡显清告知,这些进士匾额原由大毛笔书写,重修时部分由琼林乡贤协助书写,如蔡妈钳、蔡楷福、蔡憨猪、蔡乔木等,其中蔡乔木乡贤,就用棉花扎在一起,大笔一挥写就的,琼林很多宗亲都是既可以拿耕田的锄头,也可以拿起毛笔书写出中国最美的书法。

匾额的颜色也有规范,进士匾用深蓝色,贡生用白色,武官用绿色。进匾也有严格的规范,必须有血缘关系才可以进匾;其次,要有科甲之身分才可进匾,即指要有官职始可进匾,如博士身分亦不得进匾。

蔡乔木乡贤后来下南洋打拚,到新加坡,其祖厝位于琼林街上,属于新仓上二房,琼林蔡氏第廿六世,属蔡献臣这一房派下,蔡乔木的女儿蔡桂芳,于2019年12月与夫婿林纬毅副主席结伴参加金门县文化局主办,成功大学中文系办的「2019闽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其论文集由陈益源教授主编,蔡桂芳于研讨会上发表「金门琼林蔡氏宗族文化在新加坡流传的探讨」,蔡桂芳归纳琼林蔡氏在新加坡没有组织宗亲会的两大主因:「一、他们极少从事海上运输行业,而没有经由『估俚间』发展成为宗亲会的路径。二、琼林商人迟至1900年代初期发迹,那时上级地缘的金门会馆已经成立四、五十年,成功的琼林商人发挥社会功能的平台是超越琼林村的较大地缘组织,如:金门会馆、福建会馆,甚至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实没有回头设立琼林宗亲会的必要。」

蔡桂芳是世界华人民间信仰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华侨大学哲学硕士;这篇论文中还提到旅居新加坡的琼林商人蔡嘉种:「蔡嘉种扮演着没有估俚间的乡团功能,他本着宗族热忱、关爱照顾乡人,一生严守信义,乐于为人排解纠纷,族人称他为『蔡大人』,其曾孙显扬为了保留琼林蔡氏的宗族文化,多年奔走于新加坡与金门,促成了将祖父蔡景荣1920年代在原乡所建的养拙楼,发展成为『蔡嘉种纪念馆』,与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多次协商,提供材料、捐赠展品,经过多年努力,以养拙楼为名的『蔡嘉种纪念馆』,终于在2017年9月27日开幕了。」

蔡乔木的祖屋旁原来有一栋古厝,因为「琼林十一世宗祠」就在对面,为了宗祠祭祀的需要,其外孙在此开设的照相馆,因此迁至斜对面的琼林街另起炉灶。

「琼林十一世宗祠」,是国定古迹「七座八祠」中最新的一座宗祠,因此琼林在地人习称「新祖厝」,仔细看这栋宗祠的四点金柱上的题联,旅居台南的廿六世孙文斌叔,由台返金特别回来祭祖,在廿八世孙显明里长伯的带领下,祭祖上香之后,欣赏题联,显明里长说起吕世宜书法家所题的堂联,曰:「科甲庆蝉联,赞治宣猎(扬),祖若孙两朝名宦;浙黔扬骏烈,明刑典试,父而子继世文宗。」说原是父及子,吕世宜改了一个字「而」,意境更为圆满。

中柱联为叶化成所题,曰:「乐圃阅五传,早看季嗣分支,无慙燕翼;琼林垂百世,长羡后昆济美,勿替蜚声。」

前柱联为蔡廷兰所题,曰: 「绍业本诗书,风雅千秋延祖泽;传家惟孝友,云仍奕叶笃宗支。」

吕世宜为著名书法家,原来蔡廷兰与吕世宜、叶化成均系出周凯门下,吕世宜与叶化成、谢琯樵三人更受聘板桥林家,对书法影响极大,被称为「板桥林家三先生」。

琼林人文荟萃,蔡氏出仕甚多,其规范亦十分严谨,另题联丰富,如书法名家撰写,更添文采,且深具文化价值,值得大家研究与欣赏。(陈秀竹/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