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一家亲》陈臻超先生的两岸故事

闽台缘博物馆「海峡两岸家书特展」。(中国台湾网)

近读杨清国校长早年在《金门日报》(浯江夜话)专栏发表的「交流情谊深和平同胞福」一文,其中引用陈臻超先生的一首诗:<两岸小三通有感>诗云:「两岸隔离半世纪,于今开放小三通,永久和平同胞福,文化交流情谊深。」

深受感动与启发,小三通开放已逾二十载,对于两岸重启交流,深具重大意义与促进两岸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更是有着极大的影响。两岸同文、同种血浓于水的情谊,彼此应多多珍惜。

我对陈臻超先生有着极深的敬重与感念,一是缘起于大姐年轻时曾经任职于金门县地政事务所,当时我尚在国中就读,少不经事的我,每听工作回来的大姐,谈起地政所的主任,是如何的亲民、对同仁是如何的爱护!甚至大家背后总是戏称他们主任:「空ㄟ、空ㄟ」,就像后来我在学校服务时,学生也爱帮我取绰号一般,他是多么和同仁打成一片,也从不苛责他们的「没大没小、没有分寸。」

我那时就对大姐的主任很感兴趣,因为他的心胸很宽阔,又有容人的雅量,对同事如待弟妹一般,地政所如一个大家庭,让人觉得很温暖。不过大姐后来离开地政所,就鲜少有陈主任的讯息,辗转我到台湾求学,毕业后回家乡服务,因为喜欢爬方格子,所以注意到陈先生常有作品在《金门日报》发表,1998年更出版了《金门随笔》一书,让我仰慕三分,但是我在学校服务,陈先生任公职,基本上业务的领域不同,一直没有机会认识陈先生。

后来陈先生退休了,反而常常在金城地区的巷弄不期而遇,他并不认识我,我则是从学生时代听大姐说过之后,印象深刻,因为并没有正式认识,也不敢冒昧打招呼,只是远远的看着陈先生的背影,景仰着!

结缗后住在金城娘家,我家门口有些小小的阶梯,经常有人喜欢在这里乘凉,或休息,或看看人来人往的匆忙,或是悠闲的漫步;有几次我和先生遇到坐在阶梯上的陈先生,很自然的微笑点头,打个招呼,彼此的距离好像近了些。

有一次,陈先生居然和我谈了起来,说有一年我参加「国军文艺金像奖小说组」征文,他受邀担任评审,直夸我那篇写得很精彩,说那年金像奖从缺,而我获得了「银像奖」;对我赞誉有加,我羞涩得不知道如何回应?让一位大师级的主任如此的表扬!只知道一个劲的说:「谢谢!谢谢!」

再读杨清国校长另一篇发表于2014/03/01《金门日报》(浯江夜话)专栏「亦师亦友-怀念陈臻超先生」的文章,文中提到陈先生任职侨务科长、税捐处长、地政所主任时:

「他曾告诉我,在胡司令官时,他担任政委会侨务科长,配合乡贤陈卓凡委员,对侨民有诸多帮忙,让侨民很感佩;担任税捐处长,关心民众生活,减轻民众负担,也让县民感念不已。担任地政所主任,为员工上土地法规,在金门日报发表系列地政文章。筹建地政所办公大楼,策办湖下土地重划等重大工程,成效卓越。」

可见陈先生在地政所服务时,有特别多的建树,一方面增强员工对地政法规的认识,并且更在《金门日报》发表地政专章,广为民众增进有关土地相关规定,让民众对于土地的运用与经营有更多的认识,尤其兴建办公大楼的建设,则为员工谋一个好的工作场所,与民众在接洽业务有更好的服务空间,我记得大姐在地政所上班时,办公的场所是借用位于金城南门的「许氏宗祠」,这里也是我读小学时的教室,陈先生在任内还策办「湖下土地重划」重大工程,其服务公职工作的勤奋,于此可见一斑!

后来陈先生又分别调任自来水厂副厂长、金湖镇公所副镇长,孜孜矻矻,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金门这一块土地,让人十分感动!

近日更读到《华夏经纬网》(两岸)(两岸交流)2023/07/28一篇以(两岸家书揭开百年寻亲之路)为题的报导,其中:标题为:(600余封家书道尽兄弟情)

陈臻超先生,生于1922年,福州鼓山镇后屿一村人。家中五兄弟,陈臻超先生是长子,1947年到台湾,1959后赴金门任职,-------直至去世一直生活在金门。从1949年起,陈臻超与祖国大陆亲人失去联系长达40年,然而血浓于水的亲情却从未消失在漫长的岁月中。

读了其故事,直觉的想到龙应台所着《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而陈臻超先生,亦是沧海中的一粟,自1947到台湾,接着在1959来到金门,自此他已经「他乡成故乡」,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他的青春都奉献给金门,与大陆亲人重聚后,二十多年写了六百多封的家书,虽然亲情无法割舍,但他对金门的深情已烙印在心上,即使回到故乡和手足相聚,仍然再回到金门,情系金门,无法撼动。

《中国台湾网》2023年10月2日「跨越百年,三千家书回家路」报导:

福建泉州有一座反映两岸历史关系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展览「骨肉天亲、血脉相连——海峡两岸家书特展」,2019年,----搜集了近3000封两岸家书,今年通过展示1000余封,----立体、直观地呈现出两岸关系的生动画面和感人情节,展馆中,有一棵非常壮观的「榕树」,树上挂着了600多封信件,讲述了福州一家五兄弟的故事,1947年,-----长兄陈臻超赴台,数十年间与祖国大陆亲人失去联系,1989年,----陈臻超几经辗转往福州后屿老家寄去了第一封书信,此后在恢复联系的20多年里,除了回祖国大陆探亲外,书信是陈臻超与祖国大陆亲人沟通最为重要的工具

「海峡隔两岸,家书数十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陈臻超家书中的诗句,道出的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思乡之情。

一千多封家书中,陈臻超先生一家就占了六百余封,封封数说的都是思念之情,读来让人动容!那棵「榕树」,挂满了陈臻超先生四十年绵长的思乡之情,闽南语「榕树」念为「情树」,代表有情之树,感谢陈臻超先生的有情被「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看见,他家书中简短的诗句,道出的是多少游子无尽的思念!

未来,希望能从陈臻超先生服务过的政务委员会侨务科、地政所(现巳升格为地政局)、税捐处(现已升格为税务局)、自来水厂、金湖镇公所,可以再找到有关他为工作所做的付出与努力,《金门日报》应该也留下许多他的作品,能搜集并且编辑成书,让后来者可以阅读这样一位有情、有义的奇男子,虽不是出生于金门,却是用一生守护金门的可敬男子,要将他的精神传扬,让更多人认识陈臻超先生,感动来到金门的、喜欢金门的有缘人!(陈秀竹/金门)

【征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征文」栏目,征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脸书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欢迎线上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