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运动科学交流研讨会展开 双方各邀3学者交流
两岸运动科学交流研讨会。(中华奥会提供)
中华奥会继7月底与中国大陆奥会举办运动品牌赛事研讨会,28日再度以线上视讯方式举办「2022两岸运动科学交流研讨会」,双方各邀3位学者专家进行交流讨论与经验分享,开幕式由中华奥会陈士魁荣誉副主席与大陆奥会刘国勇副主席主持,共有50余名学员报名参加。
中华奥会陈士魁荣誉副主席指出,两会自1997年签订互访机制,每年大约进行5来5往交流活动,这两年因疫情影响,无法进行实体交流,但仍在两会主席支持与重视下,改以线上视讯方式,持续进行研讨会,让两岸体育实质交流不中断。此次举办两岸运动科学交流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分享经验心得,藉运动心理的理论与实务应用,辅助运动训练的实质效益,提供培训代表队及各阶层教练在从事运动训练工作时能与运科理论相互结合,提升竞技运动成绩。
陈士魁副主席表示,中华奥会林鸿道主席十分重视运动科学的实际运用与未来发展,积极推动国家训练中心运科处的成立,其实早在109年时就已指示运促会召集各领域专业教授,「成立台湾运动科学中心」规划小组成员,包括黄启煌教授、陈美燕教授、刘强教授、邱宏达教授、陈士魁副主席、吴诚文教授、林瀛洲医师、洪聪敏教授、陈全寿教授、相子元教授,两年间共召开十一次会议讨论,也因为有这些教授的共同努力,才能看到运科中心的成立,主席对此衷心感谢各界付出。
此次研讨会聚焦运动生理生化科学层面,我方邀请台北市立大学何维华教授、台湾体育运动大学黄志豪教授及国训中心运科处吴柏翰处长分别就「应用科技助力在运动竞技之成效」、「资讯科学于台湾职业棒球情搜与训练应用」及「运动员训练中心生理生化与营养支援实务分享」等子题进行讨论。
陆方分由北京体育大学李卫教授、体育总局科研所陈小平研究员以及何子红研究员针对「由助力到引力-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演变」、「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科学训练结合中国代表队训练实践的应用」及「生理生化监控与科学化训练安排」等子题提出专业性论述。每一子题演讲后并由两岸双方进行提问与分享,上下午的研讨分享进行的相当顺利圆满,对于运科辅助提升运动员的竞技实力表现,必能获得具体的成效。